昨日,新電商平臺拼多多公布“春節不打烊”大促最新數據。數據顯示,除扮靚家庭與個人的家居產品、時尚服飾等在城市和鄉村同步熱銷外,“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居民最愛買廣西百香果、河南酸辣粉等農產品,低線城市與鄉村居民最愛買的商品中包括咖啡機、智能手機、中高端家電、掃地機器人等科技產品。臘月二十七至正月初六期間,作為農產品上行的首選平臺,拼多多上的農產品訂單總量同比勁增200%,其中近三分之一來自國家級貧困縣。
“一二線城市保持了強勁的消費力,增量中很大一部分來自于鄉村消費,由于商品品類的極大豐富,拼多多這樣的電商平臺的高滲透率,與郵政等快遞公司合作保障‘物流不打烊’,這激發出了潛在的消費能力。目前,鄉村的消費增幅已經超過城市消費增長。”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說。據極光大數據統計,截止2018年12月,中國移動網民規模已高達11.32億,從拼多多的春節消費數據看,中國城鄉消費重疊度越來越高,在拼多多高效率的人貨智能匹配和極致性價比的強力推動下,由城鄉二元結構造成的城鄉消費鴻溝、區域消費差距,正在被加速填平,“消費公平”成春節消費最大亮點。
鄉村居民:“品牌消費”大幅增加
“春節不打烊”期間,除了聯合央視春晚“送50克足金金豬”,拼多多還向4.185億用戶發放2億紅包津貼。這些津貼覆蓋從個人與家庭煥新扮靚、陸海特產年貨、餐桌與廚房雙升級、走親訪友禮品等春節消費全環節。
春節期間,低線城市及鄉村居民除購買堅果零食外,廣西百香果、海鮮大禮包、車厘子等非傳統年貨成消費者新寵。年貨節期間,海鮮類消費同比增長逾400%.此外,“工廠直供”的高質平價家用絞肉機、咖啡機、掃地機器人等小家電及智能家居產品,點燃了三線以下城市的旺盛需求,柴火灶搭配咖啡機的組合,已成農村廚房內新景象。
拼多多2018年四季度開始的高額補貼帶來了強烈的口碑效應,春節大促期間,新款iPhone和小米、OPPO、vivo等國產品牌手機銷往低線城市與鄉村市場。2月3日數據顯示,拼多多2018年第四季度的新款iPhone銷量達到前三季度總和的5倍。
在廣東、河南、河北、四川、山東五個省份,以前主要為城市消費者購買的抽紙,成為最受鄉村消費者歡迎的日常用品。
“北上廣深”消費者:特色農產品最受歡迎
留在北上廣深過年的消費者最愛什么農特產品?排在第一的居然是河南酸辣粉。此外,非傳統水果廣西百香果銷量第二,四川丑橘、四川金堂臍橙、麻陽冰糖橙也名列前五。
需求拉動供給,山東省聊城的花生牛軋糖、寧夏銀川的枸杞、浙江杭州的堅果禮盒、江蘇省連云港市的涼拌海蜇絲?、吉林省長春市的人參等,位列拼多多全國銷量前十。
在新疆、西藏、青海、云南、甘肅、貴州、內蒙古(西部地區)等邊遠的傳統非包郵區、非電商區,互聯網激發了當地消費和生產的“迭代效應”,產銷雙雙向線上轉移,呈現加速趨勢。
據國家統計局預測,到2020年,中國農產品電商交易額將由五年前的1500億元增至8000億元人民幣,復合年增長率為39.8%.拼多多以社交、游戲拼單的方式,聚集4.185億消費者的海量需求,匹配中國分散的小農戶、小生產者的供應現狀,為中國的“農產品上行”探索出了一條獨特而高效的“拼多多通道”。春節數據也顯示,在拼多多平臺上,形成了“農貨上行”與“品牌下鄉”的消費強對流。
網購過年禮品帶動“消費公平”
拼多多通過收貨地址變動等大數據分析發現,大量收貨地址在城市的消費者,春節期間將地址改在了農村。以前是先在線下商店購買禮品,再提著去走親訪友,今年春節不一樣,大量消費者提前購買農特產、海鮮大禮包、陜西紅富士蘋果、旺旺禮品包等,直接寄送親友家。以前,農村消費面臨著品種少、價格貴、物流不便等種種難題,嚴重制約鄉村居民向城市居民消費“配齊”。隨著智能手機的全覆蓋、拼多多等電商在城鄉的全滲透,以及拼多多與郵政系統合作春節物流不打烊,解決“最后一公里”的難題,使“消費公平”成為這個春節最暖人心的特點。
“每次中國春節都是一次候鳥遷徙,既是情感的一次大范圍交流,也是城鄉消費鴻溝的一次填平。以前主要是通過單向春運,通過手提的大包小包來完成,現在通過拼多多網購數據的變化,就可反應這一現象。我們希望持續做好‘農產品上行’與‘品牌下鄉’,真正用商業的力量去推動城鄉的消費公平,幫助全國人民過上更實惠和更有趣的日子。”達達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