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國企工資將改革 打破工資能增不能減現狀
國企工資將如何改革?記者昨日從南寧市政府了解到,《南寧市貫徹執行自治區改革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實施意見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從今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國企工資制定有標準,更合理、更透明公開。南寧市將加強國企全員績效考核,使職工工資收入與其工作業績和實際貢獻緊密掛鉤,切實做到能增能減。此外,企業需每年在官方網站向社會如實披露企業上年度實付職工工資總額、職工平均工資水平等信息,接受社會公眾監督。
時間:2019年02月14日 09:14 來源:南寧新聞網—南寧晚報 作者:廖欣 編輯:覃鴻圖
亮點1:
打破國有企業工資能增不能減現狀
以往,國企職工工資只增不減,國企工作也常被稱為“鐵飯碗”。根據《工作方案》,今后南寧市將按照“效益增工資增、效益降工資降”的同向聯動原則,合理確定企業年度工資總額增長或下降幅度。剔除受政策調整等非經營性因素影響后,企業未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工資總額不得增長,或者適度下降。其中,國有資產減值幅度超過10%的,當年工資總額降幅不低于5%。
南寧市人社局相關科室工作人員介紹稱,此前南寧市出臺了企業負責人薪酬分配制度,但是沒有針對企業整體的工資決定機制。此次出臺的《工作方案》明確了南寧市貫徹執行自治區改革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的工作目標,即改革堅持國有企業工資分配市場化方向,打破國有企業工資能增不能減、分配不均的現狀。讓主業處于充分競爭行業或領域的國有企業通過更深層次的市場競爭,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獲得更高的勞動生產率,職工工資實現相對更合理的增長;對于靠非市場因素獲得高額利潤的企業進行合理調控,向合理市場價位接軌。
亮點2:
工資收入與工作業績和實際貢獻掛鉤
“以后國有企業發工資不能任意為之,要合理確定工資總額基數和經濟效益預算基數。”該名工作人員表示,《工作方案》實施后,國有企業職工工資根據企業效益變化浮動,能夠進一步激發國有企業創造力和提高市場競爭力,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促進收入分配更加合理有序。
今后,南寧市將健全國有企業工資總額決定機制。按照國家、自治區和南寧市工資收入分配宏觀調控政策要求,根據企業發展戰略和薪酬策略、年度生產經營目標和經濟效益,綜合考慮勞動生產率提高和人工成本投入產出率、職工工資水平市場對標等情況,結合南寧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的企業工資指導線,合理確定年度工資總額。
同時,分類確定工資效益聯動指標。根據企業功能性質定位和行業特點,合理確定考核目標,突出不同考核重點,由各履行出資人職責機構或企業主管部門與企業約定工資效益聯動指標。工資效益聯動指標原則上為2~3個,最多不超過4個。
很多單位都存在看起來很“清閑”的工作,以后,“清閑”可不見得是好事。《工作方案》提出,國有企業應建立健全全員業績考核制度,強化工資分配與個人工作業績和實際貢獻緊密掛鉤,合理拉開工資分配差距,調整不合理過高收入,切實做到考核科學合理、分配公平公正、工資能增能減、員工能進能出。國有企業應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合理評價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的價值貢獻,逐步完善按要素分配的體制機制。
下一頁
第 [1]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