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售后的過程當中,銷售者普遍遇到的問題可以歸納為兩類:
一類是客戶失去信心,一類是客戶失去信任。
失去信心比較容易理解,是因為銷售沒有做好客戶服務相關的一些工作,導致客戶信心逐漸降低,尤其是前面提到的產品操作使用不當,或者說和團隊的配合默契不夠,或者說和老板之間發生了什么問題,就會導致客戶對銷售公司失去信心。
失去信任它是因為失望所產生的信任缺失,就是說我們在銷售過程中,可能給予客戶期望值過高,然后在合作的這一段周期里面,客戶并沒有看到合作的進展,或者說直接效果,從而讓他的信任逐漸缺失。
所以失望點是兩個部分,一個是對事的部分,一個是對人的部分。
所以不論是失去信心還是失去信任,歸根結底還是我們客戶服務做得不夠,我們說客戶服務的本質是客戶期望值的管理,直白的說就是不要把服務寄托在產品本身。
有很多銷售有服務導向的偏差的,他們會認為不管是信心還是客戶信任的建立,都完全的寄托在這次合作,或者產品本身賦予的價值,這是不對的。
不管你是什么樣的產品,商品類還是服務類,產品只是一個工具,工具型的這個東西是仁者見仁,不同的人使用這樣一個產品帶來的價值是不一樣的。
比如說同樣一步手機,有的人拿手機當做是一個通訊工具,但有人能夠通過手機做生意,所以不同的產品,往往跟用戶自己的態度,期望值,包括使用操作所產生的價值是不一樣的。
所以服務導向是非常關鍵的。
很多銷售在續簽上出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客戶關系沒有建立起來。客戶不會因為私下里和你感情很好就會續簽,人和事是兩個維度,在工作當中還是要分為兩條路線。
反之過度的客情關懷也可能對你的后續簽單產生反效果。
服務的導向應該是人,用人去推動事情,客戶服務的本質實際上是人的期望值的管理,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我們要告訴客戶這個產品其實就是一個工具。
首先態度很重要,就是老板的態度,很多事情其實就是一把手工程,在意識上要把這個態度幫助老板挖掘出來,讓老板親口說出來,然后再從上往下傳遞。
我們唯一能夠去掌控的是人,首先是人的思想,,其次是人的行為,思想會驅動人的行為,這才是銷售的工作,人本身的服務不僅僅是停留在感情方面,有的銷售認為,人本身的服務就是拼命的去搞好關系,隔三初五的去請客戶吃飯,去看望他的小孩。
這些工作是要做的,我們把它叫做客情關懷,可是這些東西不是整個服務的核心,核心還是圍繞用戶期望值的管理,有時候只要你把服務的中心導向導過來了,你找到了這個竅門,你會發現,當你把這個客戶的期望值管的很好的時候,實際上你和客戶是不是天天見面在一起吃飯打球,其實變得不再那么重要,但是照樣不會影響你和客戶之間這種感情。
當銷售者遇到這樣的危機時,用什么策略呢,所有危機的公關處理的核心思想就是兩個點:解決問題,加端正態度。
任何的危機,不管是個人的還是企業的,它都有個共性,就是首先你要把問題先解決了,事情本身的問題解決是非常簡單的。
重點是態度方面,態度非常重要,在生意場上有一種潛規則,大家都有同理心,碰到公關危機的時候,事情處理的失效就很重要,首先要主動,主動道歉,主動承擔,而且速度要非常快,提前將問題扼殺在搖籃當中。
第二就是除了做完這一步以后還要緊跟著做第二步,就是要傳遞給用戶一種信心,我們一定會后期把它做得很好,由此也引出了另外一個問題,危機發生后,導致客戶信任失去了,這個時候有兩個方法:
一個叫負荊請罪,第二叫徙木立信。徙木立信就像前面講的承諾,當危機發生后,緊跟著要給客戶表達一段承諾這么一個感覺,甚至要做出一些實質性的動作,去證明我的承諾是認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