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頂流和大娛樂家吳亦凡,終于再次贏得了網絡刷屏的待遇,但不知道這一次,會不會是最后一次。
韓S解約這位昔日代言人后,該品牌男主播舉牌子內涵:我不是億煩,別扎我。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萬萬沒想到2021年最先出圈的娛樂圈流行爆梗,竟然來自一場頂流塌房事件,更讓人想不到的是,這個梗的源頭,會是來自加拿大的昔日頂流吳亦凡。
萬事有因必有果,從7月8日昵稱為“都美竹”的微博博主自曝吳亦凡欺騙其感情,在與她相處期間同時與多位女生交往、且涉及未成年人以來,故事不斷發酵,終于在7月18日晚達到高潮。“都美竹”以一篇結尾為“站出來吧,像個男人”的發文迅速引爆全網。
雖然等了一夜并沒等來吳亦凡的退圈聲明,反倒等來了吳亦凡“自己只和都美竹見了一次,沒有灌酒,沒有收手機,沒有她指控的選妃,沒有未成年”的回應,但經此一役,曾經的當紅頂流偶像顯然已經開始遭遇“社會性死亡”。
一方面,是都美竹詳細說了吳亦凡撩妹的步驟和私密信息,不斷制造出新的互聯網牙簽級爆梗,另一方面,是品牌的解約潮已經箭在弦上,而NH48前成員張丹三曬出的與吳亦凡的聊天記錄對于如今的吳亦凡則可謂是雪上加霜。
雖然在過去的輿論場,在粉絲加持和自黑式公關下,吳亦凡一次次在輿論危機中輕松度過,但當事件從娛樂新聞變成嚴肅的社會新聞,一碗“大碗寬面”已經解決不了,粉絲們的“哥哥被黑”更加解決不了,過去的套路統統失效了。
隨著雙方都已報案,故事的結局,只能等待相關法律的裁決。
網絡不是公堂,不必現在蓋棺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頂流吳亦凡,已經徹底跌落神壇。但對于吳亦凡來說,這一切到底是結束,還是剛剛開始?
“最后的決戰”
按照吳亦凡的回應,如果存在都美竹說的這些內容,自己會進監獄,并對上述話負法律責任。工作室也聲稱已經報案,還發了聲明。
但網友對此卻并不買賬,認為他是嘴硬。有網友直接質問:“那為啥打錢?”
回到故事的開頭,吳亦凡也許往往想不到一場7月8日都美竹扇動的蝴蝶翅膀,會在一周后變成一場有史以來最劇烈的風暴。
在都美竹的敘述中,“你專門有一個微信號,去加我們這些未成年女孩……你用同樣的方式(MV選女主角、工作室簽約新人)把女孩們叫去玩酒桌游戲、灌酒……”。
隨著都美竹接受媒體采訪,更多事件細節被挖掘出來,比如她曝光了吳亦凡的三種搭訕套路:“一種是說選演員,然后大晚上的讓你去面試,還有由各地的粉頭在后援會中選年輕漂亮的女孩,把女孩帶過去說是小型見面會,告訴女孩還有幾個人,但事實上到了酒店才發現只有吳一個在屋子里,再有就是通過女孩相互介紹,成功后給介紹者回饋品牌方給的名牌產品,或者是一萬塊錢。”
一個引爆輿論爆點的細節是,在都美竹的指控中,吳亦凡會把很多女孩子的照片放在酒局上像商品一樣挑選。
如果說大眾一開始還是抱著吃瓜心態看熱鬧,那么隨著都美竹一篇篇長文的發布,“抑郁癥”、“自殘”、“人流”、“相關疾病”等眾多觸目驚心的字眼越來越讓網友們意識到,這次事件的嚴重程度可能超乎想象。
都美竹還表示,吳亦凡在與自己發生親密關系時,從不做安全措施,對別的女孩子也一樣。
而在事發后,吳亦凡還對她承諾會負責會照顧她一輩子。都美竹感慨說,“在生活中,他也就那一天是影帝”。
根據都美竹的爆料:現在的受害人已經遠不止8人,無一例外遭到了吳亦凡的冷暴力,其中兩個孩子至今未成年,所以非常不希望生活被打擾,但是希望吳亦凡受到制裁。
僅憑這些一面之詞或許還不足以引發摧毀效應??梢苑Q作事件石錘的則是都美竹發布的錄屏視頻中,有關封口費的信息。
在這段視頻記錄里,我們可以看出:
1,疑似吳亦凡工作人員和都美竹談到了200萬和解金。
2,吳亦凡方在未經都美竹同意時,自行轉給她兩筆錢。一筆20萬。一筆30萬。
3,對方提出先轉300萬給都美竹,讓都美竹再退還100萬。理由是避稅。
4,都美竹方反復說要走法律途徑,吳方工作人員軟硬兼施,勸她拿走200萬。
可是都美竹覺得不對勁,去咨詢了專業律師,發現她如果真這樣做了,一個敲詐勒索的罪名就可以吃十年起步的牢飯。
最終她退回了這50萬。
她最后表示,不接受對方的任何條件,不公開其他受害者資料,錘也只給警察法院不會在網上繼續發。
她還給吳亦凡發了“最后的決戰”書。
社會性死亡
這一切迅速讓吳亦凡事件變成了國內的“社會熱點”,不僅微博刷屏,他甚至登上了推特trending 美趨第五。
而一場真正的風暴,終于來臨。
首先是更多女孩的爆料開始出現。
SNH48前成員張丹三也曬出與吳亦凡的聊天記錄,稱吳亦凡曾跟她表示自己想談以結婚為目的戀愛,邀約她深夜去酒店喝酒,但是因為自己的遲鈍心、防備感,并沒有受到實質性傷害。
聊天記錄中,吳亦凡夸贊女方清純的相貌,表示自己是真愛女方,想跟女方認認真真談戀愛,還跟女方分享日常,言語中使用“乖嘛”、“真的想快點見到你”等字眼。
當年最早和吳亦凡傳出感情風波的林西婭也在微博上發文“七年,正義?拿來吧你。”疑似喊話吳亦凡。這位曾受到吳亦凡粉絲的瘋狂謾罵及網絡暴力的女孩,也終于揭竿而起。
娛樂圈的明星們,開始與吳亦凡“劃界“。
吳亦凡的鐵粉之一、曾經因為喊話吳亦凡獲得人生中第一次爆紅的李雪琴,換下了微博置頂的和吳亦凡的合照,換上了自己出演綜藝節目的主題曲。
曾經與吳亦凡合作廣告,是吳亦凡鐵粉的雙胞胎姐姐孫雨朦發文表示“脫粉”,還說"曾經真情實感的維護,現在感覺可笑,甚至惡心。
而曾經力挺吳亦凡的編劇六六,馬薇薇和蘇芒,則遭遇了網民群起的質疑。
最實際的,則是品牌解約。
作為曾經的頂流,吳亦凡享受了太多流量紅利,雖然演技與唱作水平乏善可陳,但據專業媒體統計,事發前吳亦凡擁有至少十五個大牌代言在身。
但從18日晚開始,韓S、云tingAPP、立bai、康shifu等品牌紛紛宣布與其終止合作。由于率先與吳亦凡解約,韓S昨晚直播間人氣暴增,觀看人數創新高,兩位主播在直播中接到老板電話,“每人獎勵一萬元”。
如今剩余的多家由吳亦凡代言的品牌,都已經設置了吳亦凡所發布的品牌相關博文的查看權限,顯然已經全部進入觀望狀態,即使尚未“割席”,也已經表達了態度。
而最具標志意義的,則是央視新聞、祝融號微博刪除了宣傳吳亦凡新歌《翱翔》的微博。
昔日頂流吳亦凡,這次還能翱翔嗎?
危機公關之王吳亦凡的套路,統統不管用了
對于吳亦凡的解釋,大部分網友的態度,就是不信。
即使依然擁有大量粉絲控評,聲討他的評論點贊數也是粉絲控評的好幾倍,而且熱評幾乎都是網友質疑的聲音。
有網友吐槽:“一面之緣打50萬,請問吳亦凡是慈善家?”
從危機公關角度來說,昔日的危機公關之王吳亦凡,這次的公關表現實在糟糕。
從應對速度看,距離“都美竹”發布第一篇爆料博文已經過去了11天,直到7月19日早晨,吳亦凡才對此事做出回應。
從應對細節看,很多網民都發現吳亦凡工作室發布的聲明沒有公章,而此前的聲明右下角均有工作室公章。于是有網友吐槽:“吳亦凡只敢發聲明,律師函都不敢發了,還真是虛張聲勢。”
過往許多風波中,吳亦凡團隊也以沉默式應對著稱,可為什么是這一次,昔日的危機公關套路,都不管用了?
答案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里的水,就是輿論場的人心所向。
在過去多次風波中,真正撐起輿論場聲浪的,其實是吳亦凡的5000萬粉絲。而吳亦凡團隊靈活的危機應對,則更讓吳亦凡始終立于不敗之地。
“小G娜”事件讓吳亦凡流失了一些粉絲,但他在國民認知度方面反而因此提高了不少,從“流量鮮肉”成為了黑紅話題藝人?!洞笸雽捗妗犯且粓銎恋姆碚?。
“大碗寬面”原本是B站UP主取樣吳亦凡的說唱素材剪輯出的一首鬼畜歌曲,發布于虎撲大戰吳亦凡時期,到了2019年4月19日,吳亦凡用同樣的名字發了一首歌,歌里唱道:“快樂才是真諦,所以何必針鋒相對“。
潘長江在《王牌對王牌》中因不認識蔡徐坤而疑似遭到粉絲騷擾,轉而在微博里撂狠話:“姓蔡的我只認識蔡明”。但后來吳亦凡卻與潘長江進行了友好的互動——潘長江甚至翻唱了《大碗寬面》,吳亦凡迅速用繞口令回應對方,潘長江對吳亦凡連連夸獎:“不僅長得帥,演技也特別好,很喜歡看他的電影,《老炮兒》我都看了兩遍。”
在那段日子里,吳亦凡以娛樂精神消解嘲諷與攻擊,堪稱四兩撥千斤。
但這一次,性質卻與那些事件完全不同,沉默與自嘲,當然也就難以再次逆轉輿論的態勢。
相比吳亦凡的窘迫,都美竹這回則成為互聯網上女孩幫助女孩的女性超級英雄。
不少網友紛紛表示,“女性的人生不是由男性定義的,十九歲的你比很多人都勇敢。”五元文化聯合創始人馬李靈珊轉發了都美竹的長文表示支持。民謠歌手謝春花,更是轉發了都美竹的長文配文“Girls help girls”。
但吳亦凡這次被輿論反噬,也完全不值得驚訝,沒有人能永遠掌控潮流的走向。
這一切,才剛剛開始
潮流總有一天會退去,可是隨著這波潮水的退去,許多問題也隨之浮出了水面,每一個都直指娛樂圈的死穴。
首先是吳亦凡會不會成為一個面臨犯罪指控的頂流?
在都美竹爆料后,吳亦凡方雖然也正面回應了爭議,但顯然不符合都美竹的要求,而女方給他的最后24小時也所剩不多,后續會不會還會被曝更多猛料是一個問題,由此會不會讓故事走向法律軌道,是另一個問題。
接下來是吳亦凡作為頂流,職業生涯的未來。
過去幾年里,吳亦凡無疑吃盡了頂流紅利,但資本并不是為吳亦凡買單,而是為吳亦凡的粉絲買單,隨著這一次事件的傷筋動骨,吳亦凡的核心粉絲必然遭遇洗牌,那么資本還會繼續為吳亦凡站臺嗎?
更現實的問題是,吳亦凡目前有一部待播劇為年度IP大作《青簪行》。據媒體報道,投資至少過億,甚至可能在3—4億左右,那么一旦吳亦凡風波持續,這部一度傳出定檔消息的劇集可能令各方遭遇的損失,與鄭爽的幾部劇集則不可同日而語。
退一步講,假設吳亦凡最終全身而退,他的這段歷史也將被再次提起,資本方還敢像過去一樣用他嗎?
但娛樂圈生涯的受損,還遠不是故事的結尾。
這場風波其實有兩層含義。
其一,作為明星,吳亦凡的頂流生涯很可能是到頭了。吳亦凡的粉絲多半是女粉,而“姐姐來了”的浪潮可能持續瓦解他的粉絲基礎。
其二,作為公眾人物,吳亦凡憑借“大腕寬面”化身自嘲boy的好日子也到頭了。
更嚴峻的是,無論作為演員還是歌手,吳亦凡并非實力派是不爭的事實,一旦失去流量支撐,他還剩什么可以再戰?
吳亦凡還能反轉劇情嗎?不知道。法律自會給出最終的裁決。
但可以肯定的是,任何事物都有保質期,少女的青春有,吳亦凡的傻白甜人設同樣不能幸免。但沒有一種flow會永遠流行。
粉絲和流量如同潮流,成就了他,但如今當潮水退去,公眾也將看清誰在裸泳。
而當潮水退去,連一聲再見也不會跟昔日的頂流們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