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頭,品牌之間做做跨界,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兒了,就算那些看起來是打破次元壁的品牌,相互之間也玩的非常溜,就像是老干媽和潮服、旺旺雪餅和化妝品、六神花露水和飲料。
看似兩個甚至多個不相關的品牌,通過聯名合作相互吸引對方的受眾群體,長長久久一起賺關注,可謂是Win –Win。
跨界雖然是八竿子都打不著的品牌,但串聯在一起,就是會有奇妙的化學反應。
比如肯德基和戀與制作人出品的聯名套餐、ofo小黃車和小黃人這個國際IP一起推出的小黃人ofo車等,這都是品牌+IP突破次元壁碰撞出的激烈火花。
但也有些品牌,轉換角度,從用戶層面思考,將注意力聚焦到了社會熱點——親子教育的問題,就比如小天鵝圣誕節溫情上映的《只屬于我的圣誕老人》,竟然“操心”起親子教育的問題,而且是一本正經的告訴觀眾,該以什么樣的姿態,與孩子對話。
保護孩子內心的童話,是為人父母最大的溫柔
每個孩子心中都有一個童話夢。
純潔的,浪漫的,英勇的,奇幻的…雖然天馬行空,但那又怎樣,守護孩子內心的童話,是為人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溫柔。
小天鵝圣誕情感微電影《只屬于我的圣誕老人》里,就呈現了一位單親媽媽,是如何守護孩子內心的童話。
看到孩子對圣誕禮物的渴望,作為媽媽,不是感覺到沒面子,而是在思考如何才能讓孩子過一個開心快樂的圣誕節;
就算是費力不討巧的假扮圣誕老人,也堅持為孩子帶來快樂,盡管每年都吃盡苦頭;
而藏在溫馨日常里的相處時光,更是耐心聽取孩子的所感所想,并不戳破,反而選擇與孩子一起開心面對;
… …
最后最大的情感反轉,卻將線索聚焦到了一個小小的胸扣上,可以說是十分巧妙的處理了。
它向我們展現了,面對生活的千瘡百孔,一個單親媽媽是如何讓自己的孩子在愛中成長,無所謂成為什么大人物,只期盼孩子成為一個有趣而開闊的人。
小天鵝的品牌基因,在感動中感知
在這個注意力稀缺的時代,除了著力鍛造品牌力,如何吸引消費者的關注,已經是品牌營銷不能忽視的問題。
而如何在情感視頻中,將品牌的基因內核展現出來,更是一個難上加難的問題。
小天鵝此次選擇了軟植入,將視角放在家庭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常里,就像是包容一切卻又無處不在的神,陪伴家庭度過一天一天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這也非常巧妙地輸出小天鵝的品牌訴求,即小天鵝40年全心全意,專業洗護始終如一,給你最長久的陪伴。
只是感動當然是不夠的,社交營銷中,分享才是最后的考核標準。
此次小天鵝圣誕微電影的傳播策略是一環扣一環,從而實現傳播爆破級的效果。以平安夜為突破點,懸念海報引起社會廣泛猜測,刺激了更多UGC內容的產出,可以說圈粉正式開始。
接著將所有大招都在圣誕節亮出,整合社交傳播,多維度滲透,話題更進一步發酵,從而實現社會化媒體全覆蓋,吸引消費者關注和分享。
有人說:“跨界是在不同領域的產生鏈接的過程,是不斷打破自我、重塑自我,而跨界血液在每個人的身體中進行一個自然的流淌。”
小天鵝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家電品牌,也能和親子教育類型巧妙融合跨界,這也印證了小天鵝勇于突破自我,卻給用戶始終如一的專業洗護的品牌形象,護型護色,護洗歷久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