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心理本能,我們總會抗拒認錯和道歉這件事,因為它讓人感到不舒服、丟面子、要負責任。而當一個人的理智在下風的時候,往往會做出一些糟糕的反應。
就好像某些直男面對女朋友的指責時候的態度,總會英勇地陷自己于絕境。
第一種,出于心理防御,找些借口、編點理由來證明自己沒有錯,死不認賬。“你不是讓我收衣服嗎?衣服收好了啊。襪子?襪子不是衣服啊。”
第二種,拒絕面對,假裝什么事都沒有發生過,幻想女朋友明天醒來忘記所有發生過的事情。
第三種,想要等到有解決方式后再做表態,因此暫時默不作聲,以后有辦法了再解決。
因此得來女朋友的后續反應便是: “這日子還過得下去嗎?!!”

死不認錯、拖延癥、找借口,像不像某些上市公司面對危機公關時候的態度?
滴滴:有可能通過賠償、溝通媒體等方式蓋住的,就沒必要發表聲明。(講真滴滴公關真的是黑洞一般的存在)
京東官方:“劉強東先生在美國商務活動期間,遭遇到了失實指控,經過當地警方調查,未發現有任何不當行為……”啪啪打臉。
五星級酒店們:我們不換床單嗎?無法確認視頻真實性哦……
更風騷的操作就是企圖湮滅證據,低估現代網民的智商和媒體的爆料能力,刪帖或者找水軍洗白,反而適得其反,明明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結果卻讓事態發展愈發不可收拾。
對于上市公司來說,公開道歉當然是一個艱難的決定。第一搜集事情真相需要時間,第二道歉可能會給公司股價帶來負面影響,第三害怕道歉可能被解讀成公司負有法律責任,第四萬一道歉道不好反而弄巧成拙。
實際上主動道歉或者辟謠,能防止事件造成不必要的聲譽傷害,消除市場疑慮,反而有助于維護上市公司的形象和利益。

當危機發生時,上市公司要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我應不應該道歉呢?
不要慌,上市公司應該立刻組織相關負責小組進行調查,財大氣粗的土豪公司有財經公關團隊以及內部公關團隊,或者是由董秘、董事會辦公室或投資者關系部門進行負責,調查事件是否造成了對公眾、股東、員工以及其他利益相關方的傷害,上市公司是否對此傷害負有責任。
假設上市公司確實傷害了某些人的權益,那么就應該即時公開認錯道歉,假如這件事情屬于無中生有造謠性質,公司也不應該一言不發,讓公眾以為公司企圖掩蓋錯誤,造成“默認事實”的效果,或是對犯下的過錯不予重視,公司即時澄清有助于打消媒體和公眾的猜疑和不滿,消除事件的負面影響。

接下來,如果要道歉,請好好道歉。
有技巧的危機公關能有效平息事件帶來的負面影響,穩定股價,甚至通過優秀的公關操作刷一波好感度;而蹩腳的危機公關,只會雪上加霜。如何做好一個危機公關,有4個要點需要關注:
最好讓CEO來背鍋發言
雖說造成負面影響的事件可能有明確的負責人,但考慮到一般負責人的級別不夠,可能會讓人感受到被輕視,或者懷疑上市公司本身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所以還不如讓CEO來吧,做過頭總比不到位來得強。
堅決認錯,堅決改錯
怎么才是有效的道歉呢?第一是誠實,坦誠事情的實際狀況,不要含糊、粉飾,更不要撒謊,挑戰公眾的信任,相信大家都上過小學,狼來了的故事都聽過;表達悔意,不要一副高高在上“朕已閱”了的態度;最后的關鍵是承諾做出改變,告訴公眾,公司正在制定什么計劃防止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會讓整個危機公關更加具有說服力,堅決認錯死不改錯的態度要不得。
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渠道結合使用
在網絡時代公眾的負面反饋傳播速度非常快,影響范圍會急速擴大,因此危機公關要觸達更多的人群,必須結合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渠道的使用,即使你侵犯的只是一個人的權益,也要讓盡可能多的人看到你認錯的態度和行動。
遲到的道歉相當于沒道歉
無論是辟謠還是道歉,上市公司都要及時發表聲明,表明態度,有研究結果表明,在事件爆發后的5天內,是影響股價的關鍵時間周期,上市公司應該爭取在這個節點內做出系列恰當的反應。在20天后再做出的動作,基本上已經無力回天。
即時事情真相仍未調查出來結果,也不需要悶聲追查一言不發,讓公眾意識到你們已經意識到問題,并且正在跟進中非常重要。你不用保持緘默,警局還會跟大家說一聲“事件還在調查中” 呢。
— — — — —
本人全部文章,均為本人原創作品。請任何和個人、組織,在經過本人授權后,方可轉載。本人長期為公眾號【毒金融】撰稿,如有興趣,可移步關注第一時間發布的文章,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