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金融收入暴漲,業務規模位列中國前五。
媒體訓練營12月10日報道
12月10日消息,360金融(QFIN)日前再次更新招股書,確定IPO每股定價區間在16.5-18.5美元,這是360金融10月遞交IPO申請后第二次更新招股書,此次招股書更新意味著其正式掛牌美股交易的日子即將到來。
美國IPO研究公司IPOBoutique.com公布的信息顯示,360金融已確定將于12月14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募集資金約為5735萬美元。
據公開資料顯示,360 金融2016年7月由360金服(北京奇步天下科技有限公司)孵化,并于2018年9月拆分獨立運營發展,旗下產品包括360借條、360小微貸和360分期。
360金融融資歷程(來源:天眼查)
360金融共計完成四輪融資,參股方包括紅點創投中國基金、峰瑞資本、IDG資本等基金。
360 公司創始人周鴻祎股持有360金服18.15%股份,通過間接持股成為 360 金融實際控制人。
360金融主要股東(來源:招股書)
從資料看,360金融與A股上市公司三六零之間,除了三六零董事長周鴻祎間接持股360金融以外,兩者沒有股權關系。但通過書面協議,周鴻祎有投票權和處置權。
中間商:互聯網金融平臺
360金融在招股書中強調了其在行業的地位,據招股書顯示,在互聯網技術巨頭支持的互聯網消費金融平臺中,從2018年第二季度放款額來看,360金融業務規模位列中國前五,前四名依次是螞蟻金服、微眾銀行、京東金融、百度金融。
而360金融是互聯網巨頭系里第一個沖擊資本市場的金融科技平臺。
與螞蟻金服、京東金融、微眾銀行三家由在線支付業務拓展而成的平臺不同,360金融并沒有過多自身消費場景所產生的流量賴以依靠,360金融在做一個定位于中間商的金融平臺。
據招股書數據顯示,360金融的核心產品為360借條,提供連接借款人和資金合作伙伴的平臺,其主要收入來自撮合貸款服務費和貸后服務費,在360金融的撮合下,用戶可獲得最高20萬的授信額度,借款用途以消費支出為主。
2018年上半年度,360金融凈收入約為7.429億元人民幣,相比2017年同期凈收入1230萬,同比增長5939.8%;2018年前三季度凈收入約為14億元人民幣。
然而,360金融收入暴漲的同時,凈利潤為虧損。
2015年成立到2016年底,該公司凈虧損為2180萬元,2017年凈虧損為1.664億元。2018年上半年就虧損了5.72億元,去年同期凈虧損6730萬元。
不過,360金融在招股書中強調,按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除去股權激勵5.3億,2018年前3季度已實現盈利,凈利潤為6069萬元。
受限場景流量,360金融需要在獲客上花費更多成本。據“雷帝觸網”文章中關于360金融路演PPT的信息顯示,依靠自身平臺所吸引的借貸者只占總渠道比例的8%。
360金融其余的借貸者來源方式,包括360手機衛士等360集團渠道,占比達到23%;騰訊應用寶、百度、搜狗搜索等渠道,占比達到69%。
渠道流量過多依靠外部補給一定程度上導致360金融營銷費用增高,據招股書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其營銷費用比去年同期多支出6.48億元(同比增長329.79%)。
為彌補場景流量不足,2018年9月,360金融上線消費金融子品牌“360分期”,這是360金融推出的第一款完全針對消費場景的金融產品。
據360金融CEO徐軍介紹,360分期自主搭建分期電商平臺,將綁定已有金融科技業務。同時,360分期已與蘇寧易購達成戰略合作,并結合360智能硬件,主打手機、數碼、家電三大品類,該分期電商平臺將利用蘇寧的物流體系送貨。
不過,360金融自主搭建電商平臺在業務上將直接與各路電商巨頭直接對標,而將硬件業務與金融業務捆綁的模式小米集團已經早早布局,360金融這一路徑能否打開市場仍待時間檢驗。
挑戰:監管加壓
對于上市在即的360金融而言,政策監管變嚴是其需要面對的問題。
在12月8日舉辦的第二屆中國互聯網金融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就互聯網金融風險和監管發表了講話。
“互聯網金融和金融科技并未改變金融的風險屬性,其與網絡、科技相伴生的技術、數據、信息安全等風險反而更為突出。從這個意義上講,互聯網金融或金融科技應該接受更為嚴格的監管?!?/P> #p#分頁標題#e#
2018年第三季度,已經完成上市的互金平臺在業務上均遇到一定程度上的下滑,宜人貸、信而富、趣店和樂信在2018年Q3營收分別為11.21億元、0.176億元、19.3億元、17億元,環比二季度分別下降了26%、23%、14%、4.65%。
各家公司的撮合借貸交易則出現更大比例下滑,財報顯示,2018年三季度宜人貸撮合貸款總額環比下降44%、同比下降46%;富而信撮合貸款交易環比下降23%;樂信撮合貸款環比下降17.5%。
援引投資者報觀點稱,當前國內企業經營壓力較大,信用風險處于多發時期,在一定程度上對互金平臺資產端質量帶來潛在沖擊。
行業監管變嚴格,同時也給360金融等新入局者帶來了機會。據報道稱,P2P網貸行業清理整頓正持續加碼,監管部門表態,要再用1-2年時間完成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化解存量風險,消除風險隱患,同時初步建立適應互聯網金融特點的監管制度體系。
熬過寒冬,在新的監管體系下存活者顯然有更多機會吃下更大的市場。
在奇虎360 完成私有化退市之后,三六零借三六零(601360,股吧)的殼在A股成功上市,其他沒有裝入A股公司的資產中包括主營PC、手機及系統監測業務的魯大師已向港交所提交申請,主營金融業務的360金融則選擇登陸紐交所。
其中,江南嘉捷在上市后經歷了18個漲停板。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媒體訓練營。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陶海玲 HF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