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媒體盛行的時代,消息傳播速度飛快,非人力可控。所以,企業陷入危機時,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來防止負面消息持續擴散,減少對企業的傷害。但是由于一些企業在公關過程中操作不當,最終事與愿違,非但沒有扭轉局面,還可能導致事態進一步擴大,造成更加嚴重的影響。
其實,危機的形成與發展不外乎四個階段,想要成功進行危機公關也必須針對這四個階段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
一、危機醞釀期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危機都不是憑空產生或者突然之間爆發,必定是經過長時間的醞釀和積累,只是短時間內難以發覺。這便要求企業必須樹立危機意識,做到防微杜漸,制定危機公關處理應急預案,對企業可能遭遇的危機進行預判,形成系統性的危機公關管理措施,避免危機出現時毫無章法可循,或者遺漏關鍵環節,致使公關效果不佳。
二、危機爆發期
危機擴散期也可以稱事發期,是危機暴露在公眾面前的初期階段。這一階段,公眾對事情發展的詳細經過知之甚少,大多是聽取他人的描述或者小道消息,很有可能先入為主。所以,在這一階段,輿論的引導十分重要。企業應當積極主動面對公眾,可以通過發布聲明,召開記者招待會等方式向公眾表達出企業對于危機事件的態度、立場、以及解決措施。這一過程只有讓公眾感受到真誠、堅定的態度,才能轉變公眾先入為主的印象,,增加公眾對企業的信任。如果企業在回應時,態度不明,回避關鍵性問題,或者存在僥幸心理、對確鑿證據予以否認,必然會加深公眾對企業的懷疑。
三、危機退散期
如果企業一系列公關措施初見成效,事態的發展得到控制。那么此時也不要放松警惕,一方面要做好后續事宜的處理、收尾工作。危機公關時承諾給公眾的相應解決方案或整改措施一定要落實,并接受大眾和媒體的監督。另一方面也要對此次危機進行全面分析,找出相關工作的不足,及時改正,杜絕危機再次發生。
其實,危機給企業帶來的并不僅僅是災難,還有機遇。如何正確利用危機,變被動為主動,是每個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必修課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