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樣才能讓一個十八線藝人天天登上微博熱搜第一、成為瓜圈頂級流量?
張丹峰提供了現(xiàn)成的答案:出軌+自黑式危機公關。
當網(wǎng)友都快遺忘時,6號晚上,張丹峰突然發(fā)了一條長微博,文中并未回應與經紀人畢瀅的關系,并告誡外人不要來“安排”他與妻子的家事,并將過去一個月的風波全都歸咎于網(wǎng)友和媒體,聲稱要追查清楚。
這條長微博讓張丹峰連續(xù)兩天上了熱搜第一,微博掛上了大大的“爆”字。
張丹峰和經紀人畢瀅的瓜,我們從去年吃到了現(xiàn)在。去年7月有媒體爆料張丹峰出軌經紀人畢瀅,但由于沒有實錘,洪欣、張丹峰夫婦倆又攜手出來接受采訪,結果不了了之。
結果到了上個月,卓偉團隊貢獻了大瓜,直接拍到了張丹峰和畢瀅深夜在酒店共處三小時,徹底引爆了輿論。之后幾天,“小三懷孕”、“小三轉移正室財產”輪番成為話題。
或許是實錘來得太狠,一直到卓偉團隊爆料后第十二天(4月20日),張丹峰的工作室才連發(fā)7條聲明澄清此事,因公關時間滯后被網(wǎng)友戲稱“馬后炮式公關”。當事人張丹峰更是時隔近一月才發(fā)言,結果迎來的又是一輪罵聲。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這場長達一個月的失敗公關中,張丹峰團隊到底做錯了什么?
1.錯過危機公關黃金期
危機公關就是和時間賽跑。當藝人出現(xiàn)負面新聞時,一定要盡早行動,才能盡可能掌控輿論。
在4月8日卓偉團隊曝出疑似張丹峰畢瀅出軌的視頻后,新浪娛樂微博賬號于中午12點發(fā)布張丹峰方回應。從回應的速度來看,這本是一個正常的危機公關操作。
問題出在內容上。當時,張丹峰方工作人員只回應了七個字:“很正常,捕風捉影。”
從話術來看,該回應措辭非常模糊。是指什么“很正常”?是被拍到很正常,還是張丹峰和畢瀅深夜共處一室“很正常”?明明有視頻為證,為何能說是“捕風捉影?”
此次的消極回應無疑對危機的解決毫無幫助,錯失了控制輿論發(fā)酵的機會。
直到4月20日,即事件發(fā)酵的第12天,張丹峰工作室才做出回應。直到5月6日,即事情發(fā)酵的第28天,張丹峰本人才做出回應。
雖然張丹峰本人的聲明中解釋為:為了避免占用公共資源,所以現(xiàn)在(5月6日)才站出來回應。
但事實證明,由于第一次回應失敗,傳聞已經不受控制,越傳越夸張,,當事人任何動作都會被放大。而遲到了半個月甚至近一個月的回應,使得張丹峰團隊的危機公關應對從一開始就陷入被動局面。
2.律師聲明威脅網(wǎng)友:習慣性無腦辟謠敗好感
即便是4月20日工作室發(fā)出的聲明,同樣是問題多多。
4月20日,張丹峰工作室發(fā)聲明回應風波,稱“針對部分網(wǎng)絡用戶持續(xù)傳播不實內容,律師事務所就涉嫌侵權的相關內容進行取證,已提出訴訟”。
動不動威脅起訴網(wǎng)友已是明星工作室的家常便飯了,這些律師聲明的威懾力早就大大降低。
有趣的是,律師聲明更是直接將拍照和發(fā)新聞的媒體定性為“網(wǎng)絡黑惡勢力”,簡直是韓雪公關團隊的2.0進化版。
這種嚇唬網(wǎng)友和媒體的公關方式,讓張丹峰進一步失去了對輿論的控制。
3.工作室:避重就輕式澄清
事件發(fā)生后,網(wǎng)友們關注的點在于:張丹峰是否出軌?張丹峰和畢瀅是什么關系?張丹峰為何一再容忍經紀人的過界行為?如果不是出軌,孤男寡女深夜共處一室的原因是什么?
但工作室發(fā)布的7個聲明中,這些問題并沒有得到解答。
工作室用12天的時間,精挑細選出了5條“避重就輕”的內容進行了澄清。包括:
“張丹峰出軌,畢瀅疑似懷孕”
“張丹峰聯(lián)合畢瀅轉移財產”
“張丹峰與畢瀅酒店密會至凌晨,畢瀅身穿睡衣”
“畢瀅的天涯小號”
“張丹峰電影被片方除名”
如果說自媒體發(fā)布的信息是在造謠,那么,在圖片上打上“假的”二字,再配上毫無證據(jù)的文字澄清也支撐不了回應的真實度。
張丹峰團隊選擇正面剛的公關策略,主動回應了公眾的部分質疑點,卻沒有給出有效澄清,除了激發(fā)更多的質疑,沒有其他效果。
(張丹峰工作室的微博,稱一些傳言是假新聞,但并未給出證據(jù))
同時,避重就輕式的回應還造成了更多危機。
首先,工作室的回應本身就會被質疑。其次,在被挖出更多的問題后,傳播鏈形成。最后,工作室之后的回應都會循環(huán)式地給藝人造成負面影響。
另外,5月6日,張丹峰工作室發(fā)表聲明斥責惡意P圖,也被網(wǎng)友質疑是“炒熱度”。
4.當事人張丹峰下場:甩鍋式公關
5月6日,張丹峰本人終于出面回應了。但看一看這份長微博就明白,還不如不說。
在這份毫無分段、語言啰嗦的聲明中,張丹峰主要說了四件事:
一、洪欣刪微博是因為兩個人吵架,夫妻吵架很正常。
二、張鎬濂清空微博是出道前公司安排。
三、畢瀅已經“引咎辭職”,正在交接。
四、叫網(wǎng)友停止傷害家人。
同工作室的7條聲明相似,張丹峰全程避重就輕,對和畢瀅的關系只字不提,也沒有對妻子道歉,并將所有的錯都歸咎于網(wǎng)友、自媒體和水軍。
親自下場甩鍋又拿不出反駁實錘,這樣毫無擔當?shù)谋憩F(xiàn),不僅浪費了公開發(fā)言的作用,進一步惡化了公眾形象。
所有能讓網(wǎng)友一眼看出來的甩鍋式危機公關,最終效果都不會太好。危機公關關鍵在于及時充分解除公眾疑慮,如果真的被冤枉,及時拿出證據(jù)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但張丹峰及其團隊做的所有回應都是反其道而行。
實際上,如果確實被逮住了實錘,娛樂圈同類危機事件的策略是:低調,交給時間搞定一切,等待新的熱點,或者主動用正面話題對沖。
但張丹峰這場自黑式危機公關每一步都選錯了時機和方式,每一次回應都造成了新的危機,可謂是教科書般的反面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