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郝圓
日前,華為被美國商務部列入管制“實體名單”,關于華為至暗時刻的言論甚囂塵上,當國人都在擔心華為的未來時,華為一封內部信刷屏了……
華為海思總裁:挽狂瀾于既倒
這封刷屏的內部信于5月17日凌晨2點14分發出,信中稱,公司曾經做出了極限生存的假設,總有一天所有美國的先進芯片和技術將不可獲得,而華為為了這個以為永遠不會發生的假設為公司生存打造了很多“備胎”。
據中新社消息,5月15日,美國商務部以國家安全為由,將華為公司及其70加附屬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實體名單”。這意味著美國將不再為華為供應電子芯片,曾經以為永遠不會發生的事情還是發生了,華為生產端面臨癱瘓危機。
“今天,命運的年輪轉到這個極限而黑暗的時刻“,在華為海思總裁何庭波看來,華為已經進入了極限生存的狀態。
在這一背景下,何庭波宣布:華為海思將會把所有曾經打造的備胎轉正,今后還將保持開放創新,并實現科技自立。“今后的路,不會再有另一個十年來打造備胎然后再換胎了,緩沖區已經消失,每一個新產品一出生,將必須同步‘科技自立’的方案。”

“挽狂瀾于既倒”,“滔天巨浪方顯英雄本色,艱難困苦鑄造諾亞方舟”,結合華為的至暗時刻,這封信讀起來格外熱血,既能讀到生死存亡的危難感,又有一種民族企業的熱血燃,有網友說,看到這封信仿佛有一種流浪地球的感覺,第一次覺得“備胎”二字,無比璀璨。
在知乎相關問答下,被頂上了首位的是一位認證為“華為海思麒麟芯片”的相關人士的發布的非官方招聘啟事,評論區滿滿都是鼓勵與感動。

隨著輿論不斷發酵,“華為海思”很快登上了各大社交網絡熱搜榜首,根據新浪微博旗下媒體傳播大數據分析平臺@微熱點 數據,此信內容經曝光后,“海思”熱度指數飆升,3小時內熱度上漲70+。

官媒集體聲援,華為上演“完美公關”
華為并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內部信被曝光后,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環球時報等官微紛紛轉發為華為打氣。
雖然今天官媒對于華為的聲援多以“轉發”形式出現,但無論是公開信本身還是隨之而來的輿論發聲,已經對華為民族企業形象進行了加持。16日晚間,俠客島刊發了《美國打壓華為史》的長文,詳細梳理和美國對華為的歷次發難,稱美方至今拿不出切實的證據,以證明華為硬件和軟件中隱藏有監控后門,只能反復以“國家安全”的風險來嚇唬本國國民和其他國家。
今日,人民日報海外網再次轉發該篇文章,力挺之意明顯。
憑借一封內部信,華為上演了有史以來“最精彩的公關”。
在公關界,華為一直都是一個反面教材。
雖然任正非曾說,“華為要允許正面評價和負面評價同時存在,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但在實際操作中,“華為海軍”卻成為了華為公關的代名詞,招黑不少。
廠商為了為了產品熱度在各類電商、論壇、微博等網站大范圍灌水,基本上已經成為行業內心照不宣的事情,但是華為卻被網友稱作規模和效率都遠超其他廠商,單獨冠以“海軍”之名。
但由于技術類企業的通病,華為在面對各種危機事件中與媒體和大眾溝通不暢,以至于比起罵華為,網友最愛罵的其實是“華為公關”,但是在這次史無前例的危機面前,無論是出于主動或被動,華為的公關效果卻意外實現了最大化。
在華為以往的話題事件中,核心人物常常處于隱身狀態,但在此次“芯片危機”中,華為海思芯片的核心任務總裁何庭波卻通過內部信主動發聲。
相比常見的企業家發言,何庭波的措辭不止有雞湯和雞血,還有明確的措施與目標,這些清晰具體的策略都使得這封信格外真誠富有感召力,這也是觸發網友刷屏的重要因素。
微博大v@江寧婆婆 在轉發這封內部信時寫道:可能很多人都想象不到這篇激昂的內容是出自一個平時有多么低調的人。
激昂的文筆加上女工程師的身份,這種反差的存在讓何庭波在大眾心目中的人設非常帶感,今天不少媒體發布了諸如《中國最厲害的芯片女掌門何庭波》、《何庭波——華為芯片女皇》的文章,塑造了何庭波國產年代劇“大女主”的形象,對于華為“科技自立”的企業形象有加持效果。

在輿論的發酵過程中,華為這次意外地沒有進行太多渲染,僅在今天下午由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進行簡單回應。

由于華為在“芯片危機”中充分體現了“未雨綢繆、居安思危”這些中國人骨子里的精神,因此被網友奉為了“真正的民族企業”。曾經的“公關黑洞”憑借一封內部信實現了逆襲。
受今日消息刺激,A股開盤后,國產芯片概念股表現活躍,北京君正、誠邁科技、紫光國微等漲停,曉程科技、士蘭微、江豐電子等個股紛紛大漲。但對華為來說,真正的考驗還在后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