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30日,香港媒體爆出“創維董事局主席黃宏生及一干人等被香港廉政公署逮捕”一事,國內的許多媒體紛紛議論和猜測,當天創維集團即發布緊急公告,向外界說明具體的情況:
據一些香港媒體的報道,創維公司股票在香港出現停牌等較敏感問題,對此,創維集團特作如下聲明:
1、本公司確有部分董事正在積極配合香港有關機構的調查,其中大部分人員在接受短暫調查后,已于當日(2004年11月30日)返回各自的工作崗位。
2、創維集團鄭重公告社會各界:集團業績良好,一切生產、經營、管理活動均正常運行。
3、創維積極向上的發展勢頭不可逆轉,創維將一如既往地為消費者奉獻更好的產品。
特此公告!
創維集團有限公司 2004年11月30日
無論公告如何注釋, 這一民營企業再次受到空前的關注,此前,創維公司因為職業經理人的出走引起過國內媒體的普遍關注。
11月30日,創維董事局副主席張學斌及公司多名高管在深圳創維大廈緊急約見媒體。說明大意包括:黃出事是其個人的事情,是資本市場的事情,是香港資本市場的事情,不會影響到其在大陸的企業;黃宏生≠創維;創維集團≠創維數碼。
12月1日創維集團董事局7名董事在深圳創維大廈召開正式新聞發布會。同一天,第一供應鏈,創維的最大的渠道依賴者國美、蘇寧、永樂、大中四家家電連鎖巨頭發出聲明力挺創維。國美董事局主席黃光裕、蘇寧董事長張近東、永樂董事長陳曉、大中董事長張大中等四巨頭分別向創維領導人致電或書面傳真表示:無論發生什么情況他們都力挺創維,不為所動。 國美董事長黃光裕說:“國美與創維始終保持著良好的關系,創維是民族制造業的一面旗幟,經受了市場的風雨,國美任何時候都將對這面旗幟保持信心。” 蘇寧董事長張近東說:“蘇寧與創維多年的合作共贏,創造了制造業與渠道商合作的佳話。這一關系今后不會有任何改變。” 永樂董事長陳曉表示:“深切關注創維局面,創維是國際化的大企業,經受過各種考驗,我們對創維渡過難關充滿信心。”大中董事長張大中表示:“創維取得的驕人業績,不是個別事件所能影響,始終為我們所敬重。”
12月2日黃宏生以百萬港元保釋,北京松下、彩虹、三星等八大國內彩管企業發表聲明,表示將優先保證創維的原材料供應。
12月3日黃宏生通過電話與創維高層取得聯系,安排工作,創維企業的另一供應鏈成員——資金鏈條的保障者銀行被調動了起來,深圳7家銀行分行行長聚集深圳創維大廈,表示將鼎力支持創維。深圳發展銀行中電支行行長張智鋒說,“我們跟蹤幾年才拿到創維這個可靠的大客戶,關鍵時候,創維需要什么我們就支持什么。”招商銀行###支行行長劉軍說,“像創維這種年銷售收入上百億元,零庫存、零貸款的企業少見,我們信得過。”民生銀行深圳分行副行長高福源說,給創維的信貸額度從來沒用過,現在如果需要,可以立即辦理,也可以增加。
12月5日創維在京召開新聞通報會。
12月23日創維集團召開高層改組的媒體見面會,創維新任CEO王殿甫率趙克俊、梁子正兩位新董事會成員,連同其他董事會成員丁凱、張學斌等悉數出場。
2005年1月1日,創維CEO王殿甫京城促銷。
2005年1月3日,,創維宣布12月份銷售彩電近百萬臺,銷售額億元,創歷史最好紀錄。
2005年2月2日創維在港交所發布董事會公告稱,董事會選舉王殿甫為董事會主席,接替原來黃宏生的職位。
2005年 2月3日,創維宣布1月份銷售收入億元,再創最好業績。

點評:
金正公司股權結構變動頻繁、產業轉型的困難、市場及資金鏈上的問題,還有股東之間的矛盾,一起把萬平推到了困境,而萬平的被拘則成為金正危機的導火索。隨后,金正業務均已終止,所有的廠房關閉、生產線和倉庫被債權人查封,數千員工被遣散。其實,萬平被拘并不一定會對金正造成“滅頂之災”,當然更可怕的是,萬平被拘后,一個企業出現了兩種聲音。萬平在羈押中傳出的內容矛盾的授權書讓金正的商業伙伴如墜云霧,而以楊玉新和田家俊為代表的兩派對金正控制權的爭奪加劇了金正內部的混亂,致使金正一步步走向深淵。
但是,創維避免了同樣的道路、災難性的結果。
從策略上來說,危機出現后,具有相似市場背景的創維卻清晰地“勾畫”出利益供應鏈圖形,并從最要緊的兩條供應鏈作出實質性的公關,從而穩定了市場對公司的信心反饋。
渠道為王,得渠道者得天下。電視行業早已扁平化,扁平化乃大勢所趨,供應商要在行業和消費市場上立足不敗,不可能繞開末端渠道資源。隨著供應商的市場策略逐漸向縱深方向發展,在大中小城市決戰的過程中,熟悉當地市場特征、達到相當準入規模、擁有一定用戶資源的商家必然成為‘大眾情人’。
穩住四大經銷商,四大經銷商都表示力挺創維,合作伙伴是其堅強后盾。
資金鏈決定著消費者的信心。電視機的產品利潤已經很薄,一臺電視只有區區幾百元的毛利,而其占用資金非常龐大。因此,消費者非常關心廠商的資金供應情況,深圳民生銀行等7大銀行的及時表態進一步穩住了消費者。創維的一班人還用最快的速度最快的聲音將黃宏生“隔離出”創維管理層,并反復向外界強調這一觀點,使得創維短期內在董事長被拘后未發生變故,達到穩定創維的目的。
美中不足的遺憾是,在“誰舉報了黃宏生?”這些問題上,未能采取積極引導的措施。這給了媒體們可以大肆發揮的空間,從一定程度上來說給創維的公眾形象帶來了一定的影響,給公眾以猜測甚至有混淆黑白不斷變幻的信息傳遞感。
此外,創維應該在后期召開一個類似主題為“為民營企業創造良好輿論氛圍”的座談會,既有現實意義,也可以提高品牌影響力,對中國的民營企業今后的道路必將帶來深遠的影響,也為本次危機公關畫上錦上添花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