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一場微信廣告的大型翻車現場,為何畫風秒變成車企“網紅打卡地”呢?11月13日,汽車圈里究竟發生了什么?

奧迪微信廣告翻車現場 秒變車企“網紅打卡地”

估計現在很多后知后覺的朋友,對微博上“奧迪, 幫忙投一個廣告”這個梗都還不太了解。它的起因其實是這樣的,在昨天上午有網友視頻爆料,奧迪Q8在微信朋友圈投放的一則廣告視頻,標題明明是奧迪沒錯,可內容播放的卻是英菲尼迪QX5的宣傳片。如此奇葩的翻車現場,一時之間吸引了大批吃瓜看熱鬧的觀眾,更引發了不少汽車媒體的關注。

后來由于事件的持續發酵,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了奧迪的這則烏龍廣告。因此,騰訊官方在昨天下午緊急發布了致歉聲明,稱之所以奧迪的廣告內容出現錯誤,是因為華東二區汽車行業服務商,在對接寧波區域汽車朋友圈廣告投放時,發生廣告素材錯播的情況。
而騰訊廣告方面已經及時暫停下線了相關廣告(于10時30分暫停,總曝光為3959次,共花費202元)。并且,對于此次素材錯誤造成的廣告金等相關損失將聯同服務商,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接下來,騰訊廣告將強化服務商管理,并嚴格落實相關廣告審核管理規范,避免類似情況發生。





但顯然這場風波并沒有因為騰訊的答復而平息,沃爾沃是最先跳出來蹭熱點的車企。它在微博上@奧迪“朋友,也幫我們投一個唄!”的行為,讓整個汽車圈一下子變的很歡樂。解鎖了新姿勢的車企們,開始集體排隊打卡,威馬、奔馳、吉利、觀致、榮威、比亞迪......各路知名的汽車品牌紛紛都加入了這場“狂歡”當中,令事件的影響力直線上升。
英菲尼迪回復情商在線 鬧劇成宣傳噱頭徹底換危為機

而到了昨天晚上,作為事件主角之一的英菲尼迪終于做出回應,在微博上@奧迪表示:懂你,兄弟。送給英菲尼迪的30周年生日賀禮收到。讓我們一起 啟迪未來,盡釋潛能。不得不說,英菲尼迪的這條回復,顯示出了其公關超高的情商。同時,也將廣告烏龍事件推向了高潮,成功把事件的焦點,從廣告失誤轉到了“雙迪”兄弟情深這個方面上。從英菲尼迪官微下方,眾多網友的留言就不難看出,英菲尼迪躺著便收獲了大批的熱度與好評。


將公關危機成功轉變為宣傳的噱頭,英菲尼迪的公關功力實在不俗。而反觀另外一個主角奧迪公關的做法,差距就顯得非常大了!奧迪從事件開始到英菲尼迪回應為止,都沒有在官方平臺上曝出對微信廣告播放失誤的態度以及處理方法。一
直到昨天晚上才在英菲尼迪給出精彩回復后,被動的采取了互動,并在第二天(11月14日)簡單發布了一則聲明。可以說如果沒有沃爾沃公關對熱點的敏感性,以及英菲尼迪方高情商的挽回,很明顯這場公關危機不會有這樣好的結局,更不會有一些網友所說202元做出200萬廣告的傳播效果。

同樣是公關為何差距那么大?


同樣都是車企公關,為什么差距會那么大呢?其實,從這些年奧迪頻出的公關危機中,就能夠看出奧迪在宣發方面問題是多么大!2017年3月15日奧迪在德國大眾總部沃爾夫斯堡舉辦全球新聞年會介紹其中國業務時,PPT中所使用的中國地圖出現了嚴重的錯誤。被曝光后引發了國內的一致討伐,可奧迪卻遲遲3天后才發布致歉聲明,還不是總部發布的令廣大國人氣憤難平。

同年,7月份奧迪二手車在萬達影院投放的廣告,由于內容歧視女性被指將女性物化,再次在網絡上掀起軒然大波。受事件影響,一汽-大眾奧迪二手車官方微博一度將評論功能關閉,并通過微信公眾號道歉(同樣是3天后),但不被買賬有網友認為其回復態度傲慢。

2018年奧迪雖然投入了大量的宣發經費,可不僅上半年浙江電視臺各頻道對奧迪的質量和服務等各種問題,曝光高達到24次之多。到了下半年年終奧迪請杭州媒體答謝宴后,更反遭到多家媒體的炮轟,安全氣囊、轉向鎖等產品方面負面新聞不斷。


2019年,眾所周知在3·15前后,奧迪曝出了讓人震驚的“白血病門”。事件起因是一篇名為《他們都得了白血病,他們都買了奧迪車》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廣泛流傳,其中作者自稱因為奧迪車內的異味而身患白血病,并且指出這個問題不是個例。事件曝光后,引起了社會上廣泛的關注與爭論。隨后經過不斷發酵,到了今年5月份稱因奧迪車內異味致癌的車主已有85名,超過3000人投訴奧迪車內異味。而面對這樣嚴重的公關危機,奧迪并未做更多的表態,只是在事件兩個多月后,發布了一則回應中國質量新聞網的公告,指其產品送多家第三方權威機構多輪送檢后證明滿足國標。

在一連串事件中,大家不難看出奧迪的品牌信譽正在一步步下降,曾經說自己是“最懂中國的高檔汽車品牌”的奧迪,顯然沒有它說的做的那么完美。由于公關能力的不足和對消費者的重視度不夠,奧迪付出了應有的代價,作為2018年豪華車冠軍的它,最終在2019年前十月的銷量排名里遠遠落后于奔馳和寶馬。

奧迪做公關的態度一直以來都是高高在上,不管遇到什么問題,通常回應的都很慢。冷處理的方法司空見慣,看到網絡上的負面新聞,動用力量強硬刪稿更是常規操作。這些做法在原來也許效果不錯,但到了移動閱讀終端、小視頻、自媒體大行其道的時代,就顯得十分幼稚了!很明顯奧迪不懂新媒體該怎么玩,在如今引導熱點方向全民互動才是最佳的做法,而不只是一味簡單粗暴的“禁言”“洗地”。

汽車圈里利用媒體傳播,,獲得成功的案例其實并不少見。比如2016年博越上市前夕,吉利以“最美國產SUV”引發話題,炒熱新車順利打開龐大的SUV市場;同年,比亞迪唐撞朗逸新聞上熱搜,比亞迪借力打響自身高品質夠“硬”名氣。


2018年本田利用南京思域車主吹逼,掀起全民惡搞思域風潮,坐穩其性能家轎的霸主地位......現在新媒體的作用,已經遠遠不是打廣告那么簡單。創造話題熱點調動全民,增強消費者與車主的參與感,進而提升品牌凝聚力和影響,贏得更多的潛在客戶,才是新媒體的正確打開方式。
寫在最后:

希望奧迪今后在完善自身產品質量的同時,也能夠改變自己的宣傳公關思路,不再高冷更加貼近消費者。否則,重回豪華車銷冠的道路,恐怕不是那么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