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都是做企業的,同樣都是做品牌的,有些企業被罵了就只是被罵了,出的聲明都要被笑挽尊不及時,而有些品牌的危機公關則可以讓大眾打個100分。
援引一下百度的釋義,
危機公關是指應對危機的有關機制,它具有意外性,聚焦性,破壞性和緊迫性。根據愛德華·伯尼斯(Edward Bernays)定義,公共關系是一項管理功能,制定政策及程序來獲得公眾的諒解和接納。危機公關具體是指機構或企業為避免或者減輕危機所帶來的嚴重損害和威脅,從而有組織、有計劃地學習、制定和實施一系列管理措施和應對策略,包括危機的規避、控制、解決以及危機解決后的復興等不斷學習和適應的動態過程。
說句人話來解釋,危機公關就是遇到突發的負面事件,如何做才能讓自己身上的罵聲少一些,這就叫危機公關。其實除了企業、個人同樣需要這種能力,但本文今天闡述的角度重點在于品牌與企業,個人部分暫且不提。

01 釘釘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同樣都是被罵,同樣都是打一星,阿里的釘釘這次處理得就挺好,品牌部的員工也挺會玩的!
在這個特殊的開學季,各大學校無法按時按計劃復工復課,于是釘釘站出來了,它推出來網上教學,上網課的功能,成功拉滿了全國的仇恨值,逼瘋了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以及各年齡段的老師。接著,釘釘也成功在各大應用市場慘遭評分“滑鐵盧”,用戶大量的一分評價,讓釘釘的最低平均分數跌至1.5分。
這波翻車來得猝不及防,本來以為是叫好又叫座的雙贏局面,沒想到老司機的翻車來得太快。
一個曾經均分4分+的APP直接跌至1.5,釘釘這下面臨的不僅僅是推送頻率降低的可能,更重要的是影響到了企業整體的口碑和品牌的質感。
危急時刻,品牌部的員工出手了,看看人家是如何公關呢。
第一步,釘釘選擇了求饒。2月14日,官博率先出擊,祭出沙雕求饒圖,然后聯手阿里集團各大官博來帶流量,擴大影響面和傳播度。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這波接地氣的求饒招數,可比正正板板的聲明拉好感多了。
網友一邊“哈哈哈哈哈”、“233333”,一邊轉贊評,甚至有大部分網友去給釘釘加分。
首戰告捷,搞定微博后,釘釘接下來的第二戰場屬于b站,它使用了吐槽視頻和鬼畜視頻的結合大招,還連續來了兩撥。
2月15日,釘釘在微博上轉發了B站上網友的吐槽視頻《你釘起來真好聽》;2月16日,釘釘在B站制作了視頻《釘釘本釘,在線求饒》。
搞笑、自黑、鬼畜、看得根本停不下來。這樣的視頻還讓我想起了前段時間b站被窮哈和騷瑞支配和刷屏的恐懼,看來自黑果然是危機公關的一大利器啊!你都自黑成這樣了,黑粉還好意思再下黑手嗎?
第二個視頻經過官微的發布,流量已經爆了,這條微博也成了近段時間釘釘流量最大的原創博,轉發量達到了4萬多。同時B站的路子也成功地打開了路,粉絲增長到了7萬。釘釘這一波求饒,,真是一點也不虧。

其實,阿里系品牌一貫以來的最大風格就是沙雕,關注并每天瀏覽支付寶官微推的筆者就很了解,這次危機公關我給滿分!
02 奧迪和英菲尼迪,傻傻分不清楚
除了釘釘這種自己翻車自己救回來的案例以外,去年有個意外的危機公關也挺成功的。
去年,微信朋友圈廣告發布的奧迪Q8廣告位上赫然放著英菲尼迪的廣告視頻,乍一看還不是特別明顯,不仔細看根本發現不了,活像兩家品牌搞了個“聯名”。
這烏龍出大了,甚至出現了專用詞匯。

事情發生不久后,騰訊廣告發布致歉聲明,表示這是一場騰訊內部錯放引發的烏龍。
汽車圈馬上開啟了蹭熱度模式,奧迪官微的反應也很快,馬上回應互動。


花200元來一次全網熱議的“宣傳”,奧迪不虧,英菲尼迪更是血賺!
危機宣傳里,最大的差距就在于,同樣是被罵被差評被全網超嘲,同樣是遭遇了品牌危機,為啥人家的品牌就能一邊挨罵一邊被下載,或者挨罵后轉危為安好感轉正,而你的品牌就只剩下挨罵。
一切都需要思考,到底差在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