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爸許媽:
首先送你們一個廣式問好一一“啖茶”!
最近20天,你女兒成了“網紅”,聲討你女兒的文章鋪天蓋地地涌現,許多人天天打卡報告,就等倆老出來表個態。
我看到網上已有兩封致倆老的信了,我也想給倆老寫一封公開信。
我為何不寫私信寫成公開信呢?這是因為要與倆老交流的問題已是公共事件中的公共話題,讓更多人參與進來,也許更有意義一一尤其是要探討家教問題;探討面對洶涌澎湃的輿情,父母此刻的危機公關,就是挺身而出一一這是這時最好的身傳言教,給子女一個懸崖勒馬、回頭是岸的機會,做個現身說法的榜樣,等等問題。
第一,應該承認,許可馨的辱國罵人言論,許可馨自己個人修養占有1/3責任,原畢業學校某藥大占有學校教育1/3責任,許爸許媽占有家庭教育1/3責任。
是的,對學生的教育是自己、家庭、學校(含社會)三者共同完成的。
中國傳統的家教曰:子之過,父之錯;子不教,父之過。身傳言教。
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8條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父母作為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監護人,必須對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在、財產以及其他一切合法權益加以監督和保護。
許爸許媽,對照上過這兩個常識,你們反思一下:在許可馨的未成年階段,你們是不是就沒有好好履行監護人的職責和義務?
許可馨說上個月,美國的叔叔一下子就給她打來5萬美元生活費,這對于普通孩子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啊。這美國叔叔對許可馨這么好,是不是你們授意的?

第二,危機來了需要危機公關,此時此刻父母挺身而出,就是最好的身傳言教!
許可馨的辱國罵人言論,在國內已成了輿情。這對你們一家來說,可以說是處于危機之中,特別需要有危機公關意識。因為,輿論就如同水,水能載舟,,水也能覆舟。
許可馨曾發表所謂道歉的推特,但缺乏誠意,網友沒答應。她越招架越走向極端,如,她說都是靠父母的錢和人脈闖天下的,這一下又直接牽扯到父母。
此時此刻,要是你們敢于挺身而出,要么承認錢和人脈是不是你們提供的,要么揭穿不肖女吹牛得交稅的謊言。
此時此刻,已“落水一身濕”的許可馨是多么需要父母幫助她。而父母挺身而出,幫她說清楚,該父母承擔的責任要勇于承擔,這樣就可幫她減少國人一半的聲討火力;父母挺身而出,就是最好的身傳言教。
第三,弱弱地問一句一一你家可馨看過心理醫生嗎?若沒有,快托曾打5萬美元給可馨的那個美國叔叔幫忙找個心理醫生看看,及時矯正治療。
許爸許媽,怒我直言,你們的女兒可馨是否有心理問題?快托曾打5萬美元給可馨的那個美國叔叔幫忙找個心理醫生看看吧。
我不避淺陋,在此想與你們探討一個心理衛生教育的問題一一共情傷害。
“共情傷害”是一個心理學概念。它指人們如果長期大量地關注災難的、負面的信息,同情心導致的代入感,會傷害人們的心理健康,會讓你抑郁、焦慮、憤怒甚至精神崩潰。
紀實小說《南京大屠殺》的作者、美籍華人女作家張純如就是入戲太深,在長期的“共情傷害”境況下自殺的。
以“共情傷害”理論觀之,海外留學生中的“許可馨”們認為一一國內疫情早起,我們省下伙食費在海外買空了口罩等防疫物資寄回國內,而現在國外疫情更甚,我們想回國,你們又罵我們是“巨嬰”“自私”。我現在罵回去,又怎樣啦?
他們卷入“共情傷害”的心理漩渦中一一因過分關注、焦慮、憤怒一一而“代入”一一而“共情”一一而互相傷害?如果是,則需要看心理醫生,馬上矯正治療,使心理早日健康。
許爸許媽,我說得太多就有“好為人師”之嫌了,就此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