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雙11,各路電商都開始大展身手,但是卻發生了這樣一件事。
10月8號,京東電商平臺的一家名為“長虹廚房電器旗艦店”的店鋪,發布了一個原價62.9元的電水壺,其中顯示到手價僅需要7塊9。
于是,一瞬間大量用戶蜂擁而至,直接把這款產品賣爆了,銷量達到20多萬單!甚至還有用戶曬單稱,自己只花了3塊8,就買到了一個電水壺。
但令人詫異的是,在2天后的10月10號,商家突然在主頁掛出了這樣一個公告,其中聲稱“因被某推廣機構惡意欺騙,10月8日短時間內長虹水壺以遠遠低于成本價被拍了20萬單,公司面臨破產倒閉,員工也將面臨失業,訂單也無法發貨。”
該商家稱,目前,公司已向有關部門報案。同時,商家在公告中也向已經拍下長虹這款水壺的消費者發出含淚懇求,希望消費者可以退款。
這腦回路可真長啊!事情過去了兩天,才發出聲明。而且這件事還發生在白天,是正常的工作時間,早上八點的時候,這個價格持續了幾個小時。別坑我們這些消費者不知道你們每一筆訂單后臺都有顯示的,你發現不了,不能下架,繼續讓消費者下單?
如果是員工錯誤操作的話,建議立馬開除,因為這樣的員工肯定以后會造成更大的危機,防患于未然。然后老板親自設置的話,建議您還是找個班上吧,您真不適合電商這個行業。
至于消費者有什么錯,合法合規下單。如果您是被某廣告機構惡意欺騙,那您就去找廣告機構就好了,告到它倒閉,消費者還會拍手稱快。可是在聲明中我竟然看出了責怪消費者哄搶的意思。
而且還打起了感情牌“被拍了20萬單,給公司造成巨大損失,面臨破產倒閉,公司員工也將面臨失業,訂單無法發貨。”
公司自己的失誤,與消費者有何關系。就算消費者出于同情心理退款,那也是因為你的認錯態度良好。顯然這種聲明的方式無法獲得公眾的認可。
就在這時,微博突然出現了這么一個熱搜#長虹經銷商被薅羊毛瀕臨破產#,閱讀量達到2.6億。
隨后有網友曝出這壺經常19.9還有百分之30的返利,成本頂多十塊出頭。就算他賣了20萬單,一單虧五塊,一共也就虧了100萬。
然而該店鋪不止賣燒水壺,相比電磁爐、電飯煲等,熱水壺算定價最低的一款,有網友質疑就這能導致公司破產。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京東年初的烤箱事件,在短短的50分鐘內,這款原價200現價5.99元的電烤箱被薅羊毛20多萬件,店鋪損失達到7000萬。
事后,東哥震怒,項目路被解散。但是京東還是給出了解決措施,對于那些未發貨的商品,要求消費者主動取消訂單,但會給予50元一單的補償。盡管危機的處理有些瑕疵,但也算是平息了風波。
不過在此之后,京東的風控變得愈發的嚴格,只要出現異常訂單,比如像上文所說的這么大波的流量,后臺就會立馬預警并下架對應的商品,若嚴重則會自動下架全部的商品。
即便是這家店說的全對,是因為自己的風控沒有做好,京東方面、優惠券疊加出現了問題。那按照京東的流程,不發貨是要支付賠償金的。那這要賠償多少錢呢,賠償10元的話,那可真的是比發貨都賠得多啊。賠償五元的話,那豈不是自己露了餡。
而且有退款的網友表示,這次客服全部設置了自動回復,只字未提賠償金的問題。
著名品牌傳播與危機處理專家曹保印表示,這是一次徹頭徹尾的危機營銷,和去年的果小云事件如出一轍,商家以各大推廣人員以及買單的客戶為跳板,變相的博取同情,沒花一分錢,就套到了20萬賣家的信息,甚至一開始都是商家注意找人在羊毛群散布信息,真是一本萬利。無論如何這件事都與消費者無關,市場行為就遵循平臺的規則,該補貼補貼該發貨發貨,如今再想風險要無辜的民眾承擔,收益全到自己的腰包已經不可能了,反而會引發新的危機。送它們幾個字:過猶不及,見好不收!
自己的問題,挨揍得站直。生意就是生意,玩得起的人才配做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