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些品牌,對危機公關有著深入的 了解 誤解,要么不重視公關,要么太重視“公關”。
“不重視”是覺得公關不能創造營收,有的品牌把公關部門邊緣化。“太重視”是品牌覺得公關能起死回生,代替產品,擺平一切。
日常情況差別還不大,凡是一有大事兒發生,危機管理體系有漏洞的品牌,如果再攤上幾個不懂裝懂的領導,真的能夠手把手教你把公關作死,不信你往下看:
作死第1條 :不到萬不得已,千萬別發聲,出了事兒裝死就行了,言多必失。
近期案例:椰樹椰汁招聘,官媒點名了才肯致歉
反轉解析:部分品牌是覺得自己稍微懂點公關,他們通常是這么想的,“輿論嘛就是三分鐘熱度,很快大家就把這事兒給忘了,一出來肯定是被連環炮轟,別說話了最保險。”
但是危機公關5s原則為什么把“速度第一”放在最前面?發生了負面事件,如果你不回應,一方面受眾先入為主,覺得他們看到的消息就是最可信的。
另一方面,你以為受眾是在逐漸遺忘,但他們想的是,你不回應就是心虛,就是不敢,就是有事兒。
言多不一定必失,但是涉及品牌價值觀的危機不回應,必失無疑。從椰樹的案例里,我們明白了這個道理。
作死第2條 :聲明千萬要套模版,現成的模版不用,不是給自己找麻煩?
近期案例:海底撈又道歉了,這次有點“模版痕跡”(點擊了解事情原由)
反轉解析:套模版不容易出錯,因為套的那一瞬間就已經錯了!既然我點進來關注這個道歉,還是抱著關注加可能原諒的態度來的,結果看到全是套話,這就立刻把天兒聊死了。
字句表述是可以通過一個團隊審核減少誤差的,但是套模版的省事兒行為是真的會立刻消磨受眾好感。真誠與否,公眾看一眼就能感覺到了。
作死第3條 :千萬別在乎態度如何,我們就走霸道總裁風格怎么了?
近期案例:豐巢輿論滑鐵盧
反轉解析:危機公關里,我們把一種叫做次生危機。本來事情不大,公關了一下,結果更危機了。豐巢之前要收費的事兒就挺典型的,為什么鬧的如此之大。網友說:從頭到尾,態度傲慢!我們就不愿意慣著你這點兒臭毛病。
溝通的態度有多重要?把品牌和公眾的關系想成你日常交往,就相對更好理解,你跟朋友認錯看的不就是一態度嗎?真誠換位思考的態度,再加上一個能夠讓他覺得夠有誠意的解決/安慰。才可能修復你在她/他心中破損的形象。
作死第4條 :聲明下頭反面的評論千萬要刪掉,對我們影響不好
近期案例:花點時間直播翻車,道歉被指控評
反轉解析:小到控評大到刪稿,很多人潛意識里已經把這些和公關的工作緊密的聯系在一起了。是不是只要反面的聲音都會傷害到了品牌形象?不見得,排除為了批評而批評的,有時候這些不一樣的聲音,是對于品牌的監督、建議。
身在品牌其中,這些反而是容易被忽視的角落。這些聲音應該被品牌聽到,被反思,而不是被刪除。只要一經刪除,立刻就會有眼尖的網友發現你在控評,刪評論這件事兒的危險性在于,網友會覺得你限制了他們的發言自由。
另一種情況,不是負面事件,不涉及品牌核心的利益點。適當的爭議,不同聲音的討論,反而能夠讓品牌被人看到、記住。之前B站刷屏的《后浪》就是這個道理。
作死第5條 :內部一套說法,外部千萬要再準備另一套
近期案例:TIKTOK事件,張一鳴內部信被公開
反轉解析:內部溝通或是外部傳播,界限已經沒有那么清楚了,盡管很多大廠都有措施防止員工把內網消息傳出來,但是我們在一些品牌危機中還是一次次看到了流出來的截圖。出現危機后內部溝通是必要的,員工應該清楚的知道發生了什么,對公司和對他們自己有什么影響,減少對企業的胡亂猜測,避免去做任何不利危機解決的事情。
作死第6條 :我們需要的是有經驗的公關,務必要搞定一切的那種。
近期案例:李國慶搶公章,當當網5萬招公關
反轉解析:公關不是萬能的,尤其是在內生危機暴露,而不是外因導致的情況下,公關能做的相對有限,你要說公關能救當當,我是不相信的。
類似的道理還有食品品牌出現質量安全問題的情況,想僅通過危機公關說幾句話解決,別想了。如果真的存在問題,坦誠認錯,沒有捷徑,做了足夠多的努力之后給公眾一個交代,問題怎么來的,如何解決。公關是渠道,不是捷徑。
作死第7條 : 這些事你們擦擦屁股就行了,還需要我出面(我是領導),那要你們公關部干什么?
近期案例:隨時在發生
反轉解析:一些人覺得,公關人不就是更好地練背,更好地背鍋?連羅永浩都說,干了見不得人的事兒才需要公關,結果自己啪啪打臉。
導致這種偏見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讓很多公關圈的人覺得嚴重不符合事實的國產劇《完美關系》,里面主角說了“我們是問題的解決者,我們只解決問題,不判斷對錯。”把整個公關行業的道德底線一句話打下了十八層地獄。
實際情況中,即便是張一鳴、馬化騰,在發言的時候也要參考公關的建議。如果真的陷入了輿論危機,企業上下一致形成危機應對小組,這時候高級別的公關得能調的動其他部門級別才行。如果總是強調公關沒有話語權,要么是系統運行問題,要么是公關能力問題。
作死第8條 :(我還是領導)你們千萬要把這事兒壓下來,媒體報道怎么處理不用我教你們吧?
近期案例:誰也不承認
反轉解析:撤熱搜都已經違法了知道不,無論內部溝通、財經傳播、政府關系、產品宣傳或是危機管理,公關傳播都是站在新聞事實的基礎上,開誠布公,并尊重新聞媒體的工作方式和價值觀。而非為了利益遮遮掩掩,歪曲事實。
作死第9條 : 聲明盡可能地強調專業性,避開常識。
近期案例:幾乎所有因為聲明翻車的品牌
反轉解析:太重視技巧,就會少了真情實感,你覺得你在危機切割,公眾看來你在甩鍋,在避重就輕。其實最簡單的,小范圍讓人聽聽看,如果這幾個人都覺得不能被打動,那聲明大范圍發出來,效果也差不多。
作死第10條 :千萬別思考行業的本質,不然就違背了第9條。
反轉解析:危機公關的本質還是溝通。
作死第11條 :默默自己看完,千萬別點贊別在看,也別分享給圈兒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