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大家在超市買東西最怕不干凈,而山東有一位郭先生在買了耗油后發現里面有蝙蝠,廠家后續也回應了蠔油桶內現整只蝙蝠的事情,但是這樣的回復太氣人了!一起來看看!
據齊魯電視臺消息,濟南市民購得一桶6公斤海天蠔油,食用近3月后,在桶底發現一完整蝙蝠。廠家回應:蠔油經層層過濾、發酵罐裝,不可能有完整蝙蝠,無法確定來源,可第三方檢測。
隨后郭先生聯系廠家要求給其全家檢查身體,但是廠家認為耗油生產是經過了層層過濾,不可能出現一只完整的蝙蝠。
得到廠家這樣的回復,郭先生想必心里已經氣炸了。據悉,目前郭先生正在準備進行第三方檢測,讓我們一起關注檢測結果吧!
近日,山東濟南的郭先生一家,碰上了一件惡心事。
買了一桶6公斤裝的蠔油,吃了三個月才發現,桶里有只死蝙蝠。
廠家作出回應稱:生產環節沒毛病,絕對不可能跑進去蝙蝠。
并給出解決方案,可以換一桶或者兩桶都可以。
但一定要追究廠家責任的話,請拿出確鑿的證據。
郭先生也表示,自家環境也不可能跑進去活生生一只蝙蝠。
如果蝙蝠是后進入蠔油桶的,不可能迅速侵透并沉入桶底。
家里天天做飯,如果是蝙蝠后進入的,不會等這么久才發現。
雙方各執一詞,各說各的理。
這惡心事,到底該怨誰?您對此有何見解?
廠家分析認為,問題絕不可能出在生產環節。
從原料到成品需要經過多次過濾和凈化。
一瓶蠔油,從原料進廠,到罐裝出廠,
要經過多道凈化和過濾環節,
就算有蝙蝠混入其中,也不可能是整只的。
死蝙蝠會被設備攪碎,才可能通過多層的過濾設備。
廠家給出的解釋,似乎也說得過去。
一只活生生的蝙蝠,進入生產車間,,
還要躲過多道過濾和凈化設備,貌似確實不太可能。
廠家給出的解決方案,也有一定道理,
誰起訴誰舉證,只要有確鑿證據,
廠家表示會負責到底。
郭先生也有自己的道理,家里天天做飯。
每次用完蠔油都會蓋上蓋子,蝙蝠怎么能進得去?
郭先生家的條件比較干凈衛生,
門窗也未發現有破損的地方。
何況家里每次使用完蠔油都會及時蓋好蓋子。
就算蝙蝠進到家里,那么小的瓶口,還蓋著蓋兒,
除非蝙蝠自己跑進去,還自己從桶內扣上了瓶蓋。
這卻是多么荒誕的假設。
再有就是,活蝙蝠進入蠔油桶,
不可能短時間就沉底兒。
桶里發現的蝙蝠不僅泡透沉底,
還有些腐爛,證明不是短期內進入桶里的。
這件惡心事,不僅對郭先生一家造成了很大困擾。
對廠家也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對于廠家而言,人們對自己的品牌認可度,
絕對大于一切,應盡可能從人們的情感角度考慮問題,
與郭先生一道,盡快處理解決此事。
以免傷害消費者的信任和情感。
但目前各執一詞,都有自己的說辭,
讓事情陷入了僵持,誰都不愿輕易和解。
想要徹底解決此事,只有請第三方介入,
徹底調查清楚事情的原委。
于廠家和郭先生一家都有利。
這樣拖延下去,廠家受損會更大。
所以廠家要積極回應,及時處理,
這要比現在這樣的僵持態度,
更能贏得消費者的信賴和多年培養起來的品牌感情。
作為企業,積極的作為,要勝過硬氣的回應。
和消費者一道,通過雙方認可的方式揭開謎底。
如果是郭先生碰瓷,就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利益。
如果是自己的問題,做好雙方都能接受的善后事宜,
雖然有成本在里邊,但對廠家絕對利大于弊。
再說,如果對自己的產品有信心,通過這件事打打免費廣告,
也比現在這樣,讓大家對該怨誰莫衷一是,
拖得越久,事情越發酵,越對企業不利。
維系消費者的感情,絕對強過事后的危機公關。
畢竟企業做大、做強,靠的是人心和口碑。
用心觸摸生活,感悟人間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