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上海的車展上,特斯拉展臺以一種“特別”的當時出名了,一女子站在特斯拉汽車上進行維權,嘴里喊著“剎車失靈”的話語,一時引起了人們的注意,許多人都拿出手機拍照,很快這件事情被傳到了網上。
在圖片上可以看出此女子穿著有“特斯拉”標志的T恤,上面印有“剎車失靈”四個大字。因為她的行為過激,保安很快將這位女子拖了下去,真是特“撕”拉……



大概這位女子也是被逼得沒有辦法了吧,才會出此下策,但凡有一個合適的維權機會,都不會選擇這么做吧!
特斯拉在19日下午就做出了回應。官方稱是因為女子行為影響到了正常的秩序,在多次好言相勸后仍然未停止這些行為,然后才讓保安和公安執法人員“勸離”該女子。

特斯拉稱這未車主曾經因為超速違章發生過事故,故以此原因來要求退車,最近兩個月來一直在和車主協商,但是車主態度強硬,而且不接受任何第三方檢測,堅持要求退車,拒絕我們提出的所有解決方案,特斯拉還表示以后會和車主繼續溝通,幫助車主回復正常的用車生活。

到底是什么原因,讓車主用這么極端的方式來維權呢?
這位車主是在2019年11月購買的特斯拉Model 3,在今年的1月才完成掛牌,者可以看出,在車主購買了此轎車之后得兩年內幾乎沒有駕駛過。而在今年2月21日開車出行旅游得時候,發現車子剎車失靈,最后導致了車禍,而在3月9日,該女子就發布了一條視頻,她坐在發生車禍的車子上,拿著喇叭循環著“特斯拉汽車失靈”等話語。而在這條視頻火爆全網的第二天,特斯拉官方做出回應,指出經過檢測,并不是車輛的問題,車主應該負全責。

在特斯拉危機公關做了一波緊急公關后,大家是不是覺得特斯拉給出這些回應后就沒有負面影響了。但是!事情在一位網友發表了微博以后發生了轉機!

在這條微博出現在大眾視野當中后,就證明了特斯拉所做出的回應簡直是漏洞百出啊!在微博中可以看到,特斯拉找的鑒定機構并不是專業的機構,還挑明特斯拉歪曲事實,誤導輿論。
其實從這幾年的報道情況來看,此女子說的“剎車失靈”事件在國內發生了很多起了。20年的時候浙江就發生了一起類似的事件,一輛Model 13在開出停車場的時候“突然加速”,雖然只是撞破了酒店的玻璃,但是想想也是后怕啊!也是去12月的時候,在深圳也發生了類似的事情,Model系列的汽車與出租車追尾后,又和一輛貨車追尾,車頭損毀嚴重:去年12月中旬在北京也發生了同樣的事情,連撞多個汽車,然后汽車發生側翻。
然而今年3月份,一輛車主在海南海口也發生剎車失靈的事情,導致車子直接撞上了護欄,車主稱在意外發生的時候,自己多次踩剎車,都沒有用。在這件事情發生后,此車主立即找到了售后人員,而售后人員到現場進行了測試,而在測試過程中駕駛另外一輛特斯拉新能源汽車也出現了剎車失靈的事情……這……
然后在第二天的時候,特斯拉稱是由于地面濕滑導致踩制動踏板較輕才導致的事故。以下是特斯拉給出的回應,可以說是非常官方了。

近年來,特斯拉相關司法風險共有122條,是不少啊……


而且,近年來特斯拉新能源汽車自燃事件發生的很頻繁,在4月21日某小區內一輛特斯拉突然自燃著火。而且特斯拉自燃著火的事情也曾在《紐約郵報》上報道,在美國公路上一輛車主撞樹導致汽車自燃著火,發生了人命。而針對這個自燃事件,專家也是發表了觀點,可能是鋰電池短路然后電池過熱造成的。

不知道大家是否記得當年豐田的剎車門事件,這件事情也是鬧得沸沸揚揚,兜兜轉轉了幾年的事件,結論無數次被推翻,最后豐田拿出了自己最自豪的質量體系穩定配合了調查,最后才敲定了具體的整改方案,而現在的特斯拉就像是第二個豐田。
不管是特斯拉的“剎車失靈”事件還是“自燃”事件,特斯拉會受到越來越多的審查,他一定要還給消費者一個公道。 特斯拉品牌形象主要來自馬斯克的商業帝國。在這個商業帝國里,除了做電動車的Tesla,還有火箭發射公司SpaceX公司、做腦機接口的Neuralink、超級高鐵和The Boring等。因此,特斯拉給人的印象是靠技術實力靠產品,形成了單靠技術加上降價便能占領市場份額的認知。
正因特斯拉的“傲慢”,造成負面事件的頻發,代表事件包括:
1、拒絕交付拼多多萬人團購Model 3活動
拼多多在平臺內上線特斯拉Model 3萬人團購活動,特斯拉中國發布聲明否認與拼多多合作,車主在提車時,特斯拉拒絕交付車輛,最后的解決方式是車主通過家人信息在特斯拉官網上重新下單,才成功提到車。
商業和渠道競爭的事情無可厚非,但其傲慢之處在于特斯拉站在消費者的對立面發聲,嚴重降低了客戶體驗、傷害客戶的情感。
2、因質量問題“甩鍋”
(1)前懸架后連桿和后懸架問題,甩鍋給中國車主使用習慣;
(2)正常行駛過程中突然加速,剎車踩不動,方向大不了,發生交通事故,甩鍋車主一直踩加速踏板,沒有踩剎車;
(3)使用特斯拉官方超級充電樁充電后突然斷電無法啟動,甩鍋國家電網的電流太大了,瞬間電流過載。
盡管特斯拉重視中國市場的特殊性,增加在中國的公關團隊員工,以期提升客戶體驗。但是,特斯拉傲慢不改,危機公關有何用?
從深層次講,特斯拉的價值觀和對消費者的態度,才是關鍵!
特斯拉又雙叒叕火了!

當地時間4月17日晚,美國得克薩斯州的公路上,一輛特斯拉Model S在行駛期間撞樹并引發火災。該事故導致車上兩名男子喪生,轎車也被燒得僅剩下一個車架。
而中國消費者更關心的,是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4月19日,2021上海國際車展媒體日首日,一名女士身穿“剎車失靈”字樣的T恤衫在特斯拉展臺上維權,她站在車頂高呼“特斯拉剎車失靈”,引來大批群眾圍觀,后疑似被工作人員提著手腳抬走。相關視頻在社交網絡上廣泛傳播。
最新消息有兩個:
1,中國車主“車頂維權”,美國車主撞樹身亡,特斯拉市值蒸發1500億。(4月20日每日經濟新聞)
2,上海車展爬上車頂女子被行政拘留。記者從上海市公安局獲悉,2021年4月19日11時24分許,上海青浦公安分局接報,有人在上海車展一展臺內鬧事。民警立即趕赴現場處置。經查,張某(女,32歲)和李某(女,31歲)因與該品牌公司有消費糾紛,于當日到車展現場表達不滿。期間,兩人在該展臺區域通過肆意吵鬧等方式,一度引發現場秩序混亂。張某還不顧工作人員勸阻,強行爬上一輛展車車頂,造成車輛一定程度受損。目前,張某因擾亂公共秩序被處以行政拘留五日,李某因擾亂公共秩序被處以行政警告。
一方市值大量蒸發,一方被行政拘留,涉事雙方都付出了代價,可謂是“雙輸”。
這事兒還沒完。那位女士在特斯拉車頂振臂一呼,由此引發的“蝴蝶效應”還在發酵,誰也無法預料,會不會引發更大的海嘯。
對特斯拉這個品牌,我個人的看法是:特斯拉是世界上最好的電動車,如果我個人購買電動車,我首選特斯拉,并且是唯一選擇。其他那些品牌的所謂電動車,不管宣傳得有多么的天花亂墜,我都不會交智商稅。
要么不買電動車,要買就買特斯拉,這是很多有判斷力的消費者的共識。
或許,正是因為產品實在太牛了,市場上難逢對手,特斯拉在某些方面也就表現得過于牛X了。此次“車頂維權”事件發生后,特斯拉的態度一如既往地強硬。強硬,當然也沒問題,可相關人士的一些言論,卻讓人一頭霧水,有點不知所以。
對于被外界解讀為“傲慢”的公關回復,特斯拉副總裁陶琳表示:“不是說對媒體不尊重,我們其實希望跟媒體建立一種更加新型的關系:我們能給媒體提供哪些價值?換句話來講,這就是一個現實情況,我們不會砸大量的廣告費用去做公關,尤其自媒體是一個更加經濟化的運作模式,我們是不會花錢去在自媒體上做投放的。”
記者談到,馬斯克曾明確表達過,討厭營銷。陶琳表示,不能叫討厭營銷。比方說媒體,必須是我們的很好的伙伴,我們一定要給媒體提供有價值的信息,但是對于一些惡意的自媒體,不能采取那種合作方式。畢竟所有這些成本,都會最后都是消費者來承擔。
這真是奇了怪了。你們遭遇了消費者的維權,那是你們和消費者的糾紛,怎么解決是你們的事情,這咋就罵起自媒體來了呢?消費者“車頂維權”,跟自媒體有什么關系?
媒體“必須是我們的很好的伙伴”,自媒體(或部分自媒體)就是“惡意”的,這算什么認知?即便曾經跟個別自媒體發生過一些什么,也不能因此就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把所有的自媒體都“拉黑”吧?抱“正規媒體”的粗腿,給自媒體貼負面標簽,這恐怕不僅是傲慢,還透著幾分勢利甚至是愚蠢吧?
特斯拉,自媒體招你惹你啦?
我不知道在特斯拉某些人的眼里,對“自媒體”是如何定義的。或許,他們所說的自媒體,是那些有團隊進行運作和營銷的財經自媒體、科技自媒體、汽車自媒體等等。其實,那些有團隊的,已經是集體操作,只能算作是做生意的“公司”,超出了自媒體的范疇。我個人一直認為,只有獨立個體發聲的賬號,才算得上真真正正的自媒體。再說直白一點,但凡有網絡平臺賬號的人,只要他通過賬號傳遞信息、表達個人看法,他就是自媒體。
現在是網絡時代,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是自媒體,某些人憤恨自媒體,豈不是讓大多數人感到很無辜?其實,現如今自媒體的影響力,并不比“正規媒體”差,個體或許是孱弱的,但億萬自媒體共同發聲,卻是誰都不敢輕視的。
不是想糾結什么,只是想提醒包括特斯拉在內的某些財大氣粗的企業:你們的認知能力,還停留在上個世紀啊;你們的危機公關水平,連街頭賣水果的小販都不如啊。四處樹敵,會有好果子吃嗎?
言盡于此,耗子尾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