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接國家新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用好支小再貸款、再貼現資金政策,實行口岸收費目錄清單制度,引導和督促認證機構降低收費標準,防止隨意減少授信、抽貸斷貸“一刀切”等做法。
我省將堅決破除各種不合理門檻和限制。
推進公正監管,到2021年整體通關時間比2017年壓減1/2,全面實現“一次上線、一次檢測、一次收費”,制定執法自由裁量權制度及標準,落實國家貨車年審、年檢和尾氣排放檢驗“三檢合一”等政策,推動“非禁即入”普遍落實,降低制造業和小微企業稅收負擔。
繼續規范有序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建設。
減少社會資本市場準入限制 據了解。
在民航、鐵路、公路、油氣、電信等領域,鼓勵省內法人金融機構發行小微企業專項金融債、綠色金融債。
加快出臺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績效考核評價辦法,禁止將罰沒收入與行政執法機關利益掛鉤,我省推出多條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政策,制定標準化審批工作流程和辦事指南。
將全省政府應急周轉金規模逐步提高至100億元以上,優先辦理小微企業票據再貼現, 政府應急周轉金規模提至百億元 在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方面,推進海運提單、提貨單、裝箱單等信息電子化流轉。
2019年實現省市縣鄉四級同事項同標準、無差別審批,不盲目停貸、壓貸、抽貸、斷貸。
,加大對民營企業“過橋”轉貸支持力度,2019年上半年建成省市統一的工程項目審批制度框架和信息數據平臺,并納入績效考核, 清理物流、認證、檢驗檢測、公用事業等領域經營服務性收費。
落實一批高質量的項目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加強教育、醫療、電信、金融、公證、供水、供電等公共服務領域收費的監督檢查, 我省2019年年底前將實現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省市縣全覆蓋,完善“政銀擔”風險分擔機制,堅持普惠性減稅與結構性減稅并舉,依法依規加大力度推進符合規定的PPP項目實施,進一步減少社會資本市場準入限制, 106項涉企行政審批“證照分離” 我省將進一步簡化企業投資審批,。
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 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不得自行對歷史欠費進行集中清繳。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按照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減費用要求。
東快訊(記者齊榕)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聚焦企業關切進一步推動優化營商環境政策落實的實施意見》,化解民營企業股權質押平倉風險,建立政務服務滿意度調查機制,現場通關環節實行聯網對比核查,實現“馬上辦、掌上辦”,記者了解到。
不得采取任何增加小微企業實際繳費負擔的做法,壓減行政許可,我省將建立口岸收費監督管理協作機制,優化通關流程和作業方式,將加大對民營企業、小微企業信貸支持力度,綜合應用風險補償、保費補貼、代償補償等舉措,,用好紓困基金和紓困專項債,為小微企業授信融資提供一站式服務,加快建設“銀稅互動”、金服云等共享平臺,提升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服務小微企業水平,健全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完善“閩政通APP”功能,嚴肅查處收費項目取消后繼續收取或變相收取、越權違規設立收費項目、擅自擴大收費范圍和提高收費標準等行為, 減少進出口環節審批監管事項。
逐一研究制定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準入服務的具體辦法和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措施,對106項涉企行政審批事項開展“證照分離”改革, 加快制定政務服務事項清單和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深化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