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參加一次線下活動的時候,聽到一個老板的一句話:一切非核心的業務都應該外包,企業應該聚焦核心業務的創新與發展。
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舉個例子,比如你是生產玻璃杯的企業,你就應該把核心業務聚焦在制造好的玻璃杯上,其他的,比如品牌公關、財務審計等都可以外包給乙方公司——品牌公關業務外包給廣告公關公司,財務審計業務交給會計事務所。
說的不如唱的。為什么那么多公司還要設立那么多部門?是因為很大程度上,自建比外包更劃算。
但是,雖然自己建、自己做,有些工作還必須要外包。今天,說一說品牌公關部門,哪些工作必須自己做,哪些則必須外包。
一個工作外包不外包的標準,我認為和成本相關。當部門內部的成本高于外部、或質量低于外部時,就需要外包。比如,你企業的公關部門要開一場發布會,需要邀請大量記者來曝光,最好就交給公關公司。因為,外包比自己做劃算多了。因為你邀請記者需要時間、車馬費啥的吧,找場地、策劃活動也需要大量時間和成本吧,這樣一算,自己做還不如交給公關公司。當然,你作為公司公關人員,一定要做好這個“橋梁”,把控、監督好公關公司的成果。
那么,哪些公關服務采購劃算?哪些自己做劃算呢?
1、企業自己做不了的:這種服務一般對專業要求較高,需要專門工具、專門知識積累,而且企業自己做不了,你只能交給公關公司去做。比如,公關公司提供的輿情監測、高層關系、危機公關等,企業一般都做不了,你肯定要去采購。
2、企業自己能做,但自己做不劃算的:這種專業度不是太高,企業自己能做但是做了又不劃算,最好也要交給公關公司。家里想吃面條,自己種小麥不是不可以,成本太高,你又要種植、又要收割、又要磨成面粉,成本肯定太高。大規模稿件發布、舉辦發布會的硬件設備等等,企業自己做就太貴,最好交給公關公司。
但是,很多工作還是需要企業內部做。
1、公司日常的傳播運營:如“雙微一抖”(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等自媒體的運營和內容生產。因為,企業招人做這些比找公關公司劃算多了。另外,你自己公關部門的工作人員,肯定比公關公司更了解公司戰略、競爭優勢、業務業績、產品服務和市場環境,甚至給BOSS寫個發言稿,企業公關人員也比公關公司更快、更好。何況,企業內部溝通成本更低,更能適應當前快速變化的傳播環境。
2、媒體資源采購:現在的媒體資源采購其實很容易了,放在以前,這活兒肯定得交給公關公司,因為你沒有渠道去找媒體找記者。現在互聯網時代,,信息太發達了,你想要找哪個媒體哪個記者找不到?甚至,你直接從公關公司挖一個媒介過來就好了。
專業的事情,找專業的人去做。但是,專業的不靠譜的也不行,比如公關公司流量作弊,就太常見了。所以,無論是自己人,還是外包給別人,一定要找靠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