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娘家大姐”永葆激情優化營商環境
圖片說明:劉朝暉(右)與幾個同事共用一間辦公室,經常與年輕的同事們分享工作經驗。本報記者袁婧攝
人物簡介:劉朝暉,市商務委外資管理處處長兼外資促進處處長。她帶領團隊,在事業中敢于擔當、勇挑大梁,為商務工作發展作出了貢獻。
美國影片《查理和巧克力工廠》中的奇幻場景在申城化為了現實,所不同的是,主角由巧克力變成了咖啡。消費者能親眼見證從咖啡生豆到一杯醇濃咖啡的演變全程。從去年12月開業以來,星巴克臻選上海烘焙工坊每天的營業額超過40萬元,創下了一個奇跡。
而在見證奇跡的背后,有這么一位服務外資企業的“大姐姐”———劉朝暉。作為一名外資戰線的“老兵”,劉朝暉不忘初心,通過解決一個又一個實際問題,樹立起上海優良營商環境的口碑。事實上,她一直在自貿試驗區建設、外商投資管理體制改革等多項重大改革事業中奮力探索。
■外企心目中親切給力的“娘家大姐姐”
“我們想把整個咖啡烘焙系統引入工坊。”2015年,星巴克中國副總裁竺蕾帶著創新想法來到上海,第一站就是前往劉朝暉辦公室尋求幫助。長期和外資企業打交道的劉朝暉,立刻被這一項目吸引住了。
她憑經驗感覺到,這是一個新業態創新項目,但集合了烘焙加工、體驗、品鑒服務、零售和餐飲等各類業態,落地難度不小。“外資企業在上海投資、經營會遇到各種問題,其中大多數都不是商務委職權范圍內可以一下子解決的。”面對難題,劉朝暉沒有簡單地一推了之,而是把外資企業提出的問題視作職責范圍所在,主動靠前對接。
坐在辦公室里翻文件,思維都“短路”;但實地走訪,聽取企業急、難、愁,換位思考,辦法總比困難多。于是,劉朝暉帶領團隊幫助企業聯系靜安區政府和各相關職能部門,打響市區聯手、部門協同創新“第一槍”。
“我在劉朝暉身上體會到了上海政府部門優化營商環境的決心。”竺蕾表示。這種深切體會,不僅來源于這次烘焙工坊落戶,后續的企業名稱變更也得益于各部門的合力協同。
又比如,韓國SM集團下屬子公司計劃在上海設立常駐代表機構。按照相關法規,在滬設立常駐代表機構的外國企業須存續兩年以上,而這家子公司是SM集團收購后新設立的公司,因此,在申請設立登記時便遇到了障礙。劉朝暉與市工商局反復溝通、說明情況,打消了主管部門的顧慮,最終代表機構順利獲批完成登記。
在滬外資企業早就把市商務委視作“娘家”,遇到問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求助于“娘家”,劉朝暉則是大家心目中親切給力的“大姐姐”。
■團隊手中誕生了全國首份負面清單
近年來,上海率先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外商投資管理體制改革等,又一次走在了全國前列。作為見證者和參與者,最讓劉朝暉自豪的是,自己的團隊手中誕生了全國首份負面清單、首份外商投資企業備案管理辦法。
借鑒國際通行規則,對外商投資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研究制訂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負面清單是改革試點的核心任務之一。但什么是“負面清單”,劉朝暉一開始還真是摸不著頭腦。
不懂就學。劉朝暉帶領團隊迎難而上,一邊學習最新國際投資規則,一邊系統梳理外商投資管理的法律法規、有關雙邊和多邊投資協定。“那個時候我們沒有節假日、雙休日,加班加點成為常態。”同事陸健回憶,在劉朝暉的組織帶領下,大家組成了負面清單研讀小組,利用休息時間逐條逐句研讀準入管理措施。
最終,在無先例可循的情況下,全國首份負面清單于2013年9月30日凌晨1時許正式對外公布。而為了這一“完美首創”,劉朝暉團隊字字琢磨、反復比對,確保負面清單無差錯、無遺漏,一直到9月30日零時才最終定稿。
在備案管理辦法制定過程中,劉朝暉想出了一個創新辦法,就是讓團隊成員分組“扮演”投資者和經辦人,不斷優化方案的可操作性,提高投資便利程度。
2016年10月,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向全國復制推廣———由審批改為備案管理后,企業提交材料從原來十幾份紙質材料減少為網上提交七份材料,辦結時限從原來的八個工作日縮減到三日以內,99%的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及變更事項通過備案方式辦理,成效得到市場主體的廣泛認可。
■視企業滿意度為衡量工作成效標準
“從事外資工作已有15個年頭了,面對同樣的工作,你會厭煩嗎?”有人曾經這樣問劉朝暉。
#p#分頁標題#e#對此,劉朝暉最大的感觸就是:“雖然都是老企業,但隨時都有新需求,更不用說每年還有許多新的投資者來到上海。”為了滿足外資企業的新需求、幫助外資企業解決新問題,她堅持不懈學習新知識,不斷研究國際投資規則的新變化,提出解決問題的新辦法。
同時,劉朝暉發動團隊成員共同學習。在組織生活中,她創建“月月講”活動,讓每一位團隊成員自己當講師,講黨的創新理論、講國際貿易投資規則、講商事法律法規、講行業發展前景……通過認真備課講課,每位成員既提高了自身業務水平,又帶動了其他同事共同進步。
在同事叢穎眼中,劉朝暉這位“大姐姐”不但經驗豐富,而且也很愿意分享工作心得。團隊成員年齡雖然有差異,卻都能做到分工合作、齊心協力:老同志經驗豐富,熟悉各相關部門,就更多地承擔解決企業疑難雜癥的任務;年輕同志學習能力強、外語水平高、有沖勁,就多做一些開創性工作。
企業的需求就是前行的動力。“企業滿意不滿意,就是衡量我們工作到不到位的標準。”劉朝暉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了營造更優質的上海營商環境,我將永葆創新激情和工作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