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派兩會記者 石英婧 記者 劉頌輝 北京報道
3月6日上午10時,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峰、副主任張勇、副主任寧吉喆就“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推動高質量發展”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中國經營報》記者在發布會現場了解到,在針對中國吸引外資企業方面,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表示,將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對接國際通行經貿規則,建設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
寧吉喆介紹,改革開放40年來,外資已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去年中國新增外商直接投資達到1310億美元,居世界第二。外資占進出口總額比重接近50%,占工業產值比重接近25%,在稅收上占20%左右,貢獻了10%以上的就業機會。同時,中國的快速增長也為外資企業提供了良好機遇。
下一步將主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2018年,發改委將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進一步修訂外商投資負面清單,把自貿區試行的外商投資負面清單逐步擴大到全國,大幅提高服務業開放水平,全面放開一般制造業,在一些領域放寬或取消外資股比限制,放寬或取消經營范圍的限制。
此外,大力度推動投資便利化,繼續推動落實國務院政策文件,進一步簡化外商投資企業設立的手續,推廣實行工商登記和商務備案一口辦理。簡化企業生產經營相關行政審批,壓縮消防、環評、用地審批、水電氣接入、進出口通關的時間。促進外資企業與內資企業全方位實行公平競爭,嚴格保護外資企業知識產權,切實保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制定外資基礎性法律。
同時,大范圍吸引外資進入。加大西部地區、內陸地區、沿邊地區開放的力度,向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轉移的外商投資企業享受國家支持產業轉移與加工貿易的資金、土地等優惠政策,允許地方政府在法定權限范圍內制定出臺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實施境外投資者境內利潤再投資遞延納稅,全面復制推廣自貿區經驗,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
關于優化營商環境問題,寧吉喆還提到,發改委將按照今年要以市場主體的期待和訴求為導向,將提供更多辦事便利。重點做好四個方面工作: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進一步減稅減費、嚴格依法平等保護各類產權、抓緊建立營商環境的評價機制制定相關指標和辦法。
寧吉喆說,共同努力不斷改善各地營商環境,使公民的生產生活更便利,經濟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