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正確引導網絡輿情,為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即墨市從建立健全輿情引導和危機處理機制入手,堅持主動公開、超前介入、快速處理三項原則,著力在輿論宣傳、工作重點和輿情處置三個方面實現轉變,切實改變以往被動局面,牢牢掌握輿論工作主導權,有效提高了網絡輿情處置成效。
堅持主動公開原則,在網絡宣傳上由默默無聞向大張旗鼓轉變,引領正確網絡輿論導向。為避免因權威信息缺失而導致誤解或炒作,即墨市結合黨務公開工作要求,主動加大對組織工作的網絡宣傳力度,用黨的正面形象和聲音占據網絡制高點。一是創新宣傳形式。充分利用網絡傳播速度快、表現形式豐富的特點,通過開通《新即墨》電子版、在即墨廣電網播放黨建宣傳視頻、在即墨政務網開設黨務公開專欄以及與群眾在線交流、主動發帖等形式,及時宣傳黨的理論方針政策、發布組織工作動態,牢牢占領網絡輿論高地。目前已累計刊發黨建信息120余篇,播放宣傳視頻300余部次,網絡點擊量累計達上萬次。二是拓展宣傳內容。突出“群眾希望了解的”和“需要群眾了解的”兩方面重點,在大力宣傳黨建知識、黨建成果的同時,著重對群眾關注的干部選拔任用、人才引進、機關事業單位招考、農村黨員發展、集體資產處置等熱點、敏感問題及時進行公開,主動回應群眾關切。三是突出宣傳時效。對典型推薦、先進評選、黨政領導干部公開選拔等信息,除通過會議、文件形式在一定范圍內公開公示外,同步在網上公布;對于其它相關信息,只要不涉及保密,堅持能上網公開的第一時間在網上公開,接受黨員干部群眾監督。
堅持超前介入原則,在工作重心上由事后干預向事前預防轉變,消除負面網絡輿情隱患。著眼于防患于未然,即墨市積極建立健全各項預防預警制度,加大對各類涉組涉干矛盾隱患的排查化解力度,力爭將網上不穩定因素提前消滅在網下。一是建立穩定風險分析評估制度。要求各級黨組織在調整政策、研究部署重點工作時,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特別是關于干部調整、人員調配、黨員發展、村務管理等敏感問題,都要事先進行穩定風險評估。凡是經評估認為方案有漏洞的,要進一步修改完善;漏洞比較明顯的,方案必須重新調整。建立涉組涉干信訪隱患不間斷排查制度。各單位每周對轄區涉組涉干信訪隱患進行一次拉網式排查梳理,建立動態臺賬,逐案明確包案領導和責任人,實行矛盾不化解領導不脫鉤、隱患不解決臺賬不銷號,切實把不穩定因素解決在萌芽狀態。建立網絡輿情交叉跟蹤監控制度。依托部內各科室和各鎮、街道基層組工干部,建立了30余人的輿情信息員隊伍,每兩人一組,對天涯網、半島網、青青島社區等14個知名度高、影響力大的網站實行交叉跟蹤監控,確保涉組涉干敏感輿情能夠第一時間發現,掌握工作主動。
堅持快速處理原則,在輿情處置上由被動應對向主動作為轉變,提高網絡輿情處置成效。牢固樹立網絡輿情無小事的理念,堅持涉組涉干網絡輿情發生后第一時間展開調查處理、通報調查結果、回應群眾關切,盡量把網絡輿情帶來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一是堅持主動查。把負面網絡輿情納入信訪舉報渠道,比照辦理信訪舉報件的要求和程序,明確包案領導和辦案人員,實行限時查處,確保每條重要負面輿情都能得到認真調查。今年以來,累計監控到重點涉組涉干網絡輿情18起,全部比照信訪舉報件的要求主動進行了調查處理,處結率達100%。二是堅持快速報。網絡輿情調查結束后,視情采取跟帖或回復等方式,及時反饋調查結果。對故意混淆視聽的,旗幟鮮明地進行正面回答;對有誤解和不明真相的,主動做好解釋引導工作,最大限度擠壓惡意炒作的空間。今年2月份,網上關于反映我市段泊嵐鎮西瓦村干部經濟問題的輿情產生后,市委組織部立即安排人員就網帖反映內容進行逐一回復,先后公布了21項調查結果,提出5項處理意見,以正視聽,使一起原本有可能引發炒作的網絡輿情迅速得以平息。三是堅持跟進研判。在做好網絡輿情處置的同時,結合平時掌握的熱點話題,跟進分析有關信息,尤其是對網帖后果是否值得關注、下步輿情走向等進行仔細研判,定期編發 《輿情動態》,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確保舉一反三,防止類似輿情產生,切實提高了網絡輿情的處置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