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海口1月30日消息(記者辛如記 通訊員呂佩義)2019海南“兩會”期間,海南省政協經濟經委會副主任、海南國際旅游島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李仁君教授就如何加快推進國旅游消費中心建設發表意見,認為應建立完善旅游消費的體質機制,大力改善環境及公共服務設施,全方位提升國際化水平。
李仁君向記者介紹,加快推進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要具備以下條件:其一,建立完善海南國際旅游消費的體制機制。國際旅游消費服務質量是目前海南面臨的最大短板、也是未來需要高度關切的重大議題,需要從國家戰略和海南全局高度認識到全面提高國際旅游消費服務質量的策略價值及其實現路徑。建立健全現代旅游投融資平臺治理體制機制,清晰把握各種類型、檔次的酒店應該堅持的發展思路和基本原則,委托專業機構、人員等制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型消費商圈建設布局的標準體系,并實現這些標準能夠得到第三方的認證認定服務,同時聚焦互聯網+消費生態體系一般模式的構建,加強跨境消費服務功能的完善。
此外,李仁君表示,還需大力改善海南國際旅游消費環境、旅游公共服務設施。他表示,規劃建設的重點方向應集中在消費實現的各個環節,尤其是加大對中西部市縣和國際旅游消費集中區域的旅游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建設的扶持支持力度,科學有序構建旅游服務產品體系、服務體系、標準體系、誠信體系、質量體系、投訴體系、監管體系等,建立和完善國際旅游消費品牌認定認證制度,針對企業或個人誠信、信息、投訴、違規等建立健全規范流程、程序和機制等;進一步明確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對旅游市場綜合整治提出的新要求、新方向,優化升級海南國際旅游整合營銷,提升國際旅游形象;加大海南國際旅游消費環境綜合整治和持續維護力度,尤其是針對其中存在的重點、難點問題應給予高度重視及政策傾斜,重點應從消費主體、心理、產品、體驗、氛圍、服務、管理、營銷、文化等方面入手改善海南國際旅游消費環境。
李仁君介紹,建設國際旅游消費中心還需全方位提升海南旅游消費的國際化水平。一是持續引進國際優質資本和智力資源,建立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負面清單制度,為外資進入旅游消費領域創造更加開放的便利條件,從旅游治理、產品、服務、設施、形象、資源、環境、營銷、進入性等全方位提升旅游消費國際化水平。二是創新國際旅游消費路徑,明確海南國際旅游消費的重點領域及主要目標客源市場,從人才、資金、技術、環境等多維度有效培育旅游消費新熱點、新業態,厘清打造業態豐富、品牌集聚、環境舒適、特色鮮明的國際旅游消費勝地的關鍵抓手和重點舉措,特別是深刻把握高端旅游消費和旅游消費提質升級存在的內在聯系,明晰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型經濟發展的創新路徑。逐步探索、穩步推進海南自貿區(港)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