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中央深改組第七次會議審議《關于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的意見》。此前,我國縣以下機關公務員工資待遇與職務級別直接掛鉤,往往面臨晉升通道狹窄等困境,導致工作積極性受挫。這一改革,為基層公務員打破成長的天花板,提供了新的職業(yè)發(fā)展空間。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深化機構(gòu)和行政體制改革。三年來,隨著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穩(wěn)步推進,如何更好地調(diào)動和激勵基層公務員?記者在四川進行了走訪。(1月21日《人民日報》)
“天花板現(xiàn)象”是指在干部成長過程中,大多數(shù)人達到一定級別后,晉升空間便會越來越小,從而在不同階段遇到自身仕途“天花板”的狀況。近年來,各級組織為了打破基層公務員成長的“天花板”,可謂是想方設法,開啟了職務與職級并行的改革探索,讓廣大基層公務員受益的同時,也得到了廣泛贊譽。
造成“天花板”困局的原因多種多樣,比如制度安排、學歷問題、年齡,性別等等因素。國家推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就是為了祛除造成“天花板”現(xiàn)象的制度安排,讓更多的基層公務員即便沒有解決職務,也能夠解決職級,從而讓晉升渠道由獨木橋變成立交橋。不過,制度安排可以通過頂層設計祛除壁壘,而要真正祛除“天花板”現(xiàn)象,更需要每位公務員祛除負面心態(tài)。
“天花板”對每個人而言,所處的位置是不定的,在有的基層公務員眼里,退休前能夠有享受副科、正科待遇就算不錯了,而有的基層公務員,即便當上了處級干部,仍然覺得自己還可以再成長,一旦競爭失利、提拔無望,便會成為自己內(nèi)心的一道“傷疤”。甚至有的基層干部怨天尤人,即便已經(jīng)成為了當?shù)氐馁撸匀挥X得自己被埋沒了,一些不如自己的人在上面指揮自己,感到非常窩囊。
為什么有的人得到了職位或者職級,感到非常幸運,認為是有組織的關懷和自身的努力,才能夠受到重用,而有的人卻永遠都不滿意,就在于,“天花板”可能是無形的,橫亙在每個人的內(nèi)心深處。有的人覺得存在“天花板”,是制度外力造成的,自己沒有得到提拔,別人任實職,自己只能享受待遇,是因為自己的才能沒有被組織發(fā)現(xiàn),久而久之,負面心態(tài)漸漸成為了職場戾氣。而有的人,卻能夠調(diào)整心態(tài),從自身找原因,從提升自身學歷和能力入手,真正做一名健康快樂的職場人。
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制度的“天花板”可以祛除,而心中的“天花板”卻需要自身努力,讓負面心態(tài)少一些,再少一些。
文/晏一琳
(責任編輯:李月瑩)
相關報道
>>返回頻道首頁 返回本網(wǎng)站首頁
微信訂閱號
手機版
法人微博
Android版
iPhone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