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2月25日電 今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針對如何確保負面清單中條款是適應當前或未來經濟發展的的問題,商務部條法司副巡視員葉軍表示,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的制定遵循法治原則,雖然列入清單的事項都是與法有據的,但是有些事項制定時間較早,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已經與當前的技術工藝發展、產業調整升級、市場發展階段不相適應。
葉軍指出,全面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后,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將按照改“舊法”與立“新法”并重的原則,會同有關部門全面清理涉及市場準入、投資經營的法律、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以及各類行政審批,應當修改、廢止的及時加以修改、廢止或提出修改、廢止的建議。涉及突破現行法律的,由國務院提請全國人大或其常委會修改或暫停實施相關法律;涉及突破現行行政法規的,由國務院修改或暫停實施相關行政法規。同時,積極推動與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相適應的相關立法工作。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要求,著手建立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動態調整機制。研究制定并不斷完善清單動態調整工作方案,引入市場主體、行業協會、專家學者等共同參與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的修訂調整,明確和細化清單調整頻次、方式、流程,探索建立市場準入負面清單調整第三方評估機制。通過動態調整機制推動不斷放寬市場準入限制,進一步縮減清單事項,優化清單結構,增強清單事項的科學性、規范性和完備性。
(責編:趙爽、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