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陶婭潔報道
備受人們關注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18年版)》(以下簡稱清單)于12月25日正式對外公布,標志著我國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
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是指以清單方式明確列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禁止和限制投資經營的行業、領域、業務等,各級政府依法采取相應管理措施的一系列制度安排。負面清單以外的行業、領域、業務等,各類市場主體皆可依法平等進入。
國家發展改革委體改司司長徐善長表示,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是黨中央為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一項重大制度創新。
那么,實現清單之外所有市場主體“非禁即入”的政策意味著什么?該政策又應如何落實?
2018年市場負面清單公布
據悉,清單主體包括“禁止準入類”和“許可準入類”兩大類,共151個事項、581條具體管理措施。對于禁止類事項,市場主體不得進入,行政機關不予審批。對于許可準入類事項,由市場主體提出申請,行政機關依法依規作出是否予以準入的決定,或由市場主體依照政府規定的準入條件和準入方式合規進入。
根據上述清單,禁止準入類包括4個事項。第一項是法律法規明確設立的與市場準入相關的禁止性規定;第二項是《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禁止投資和禁止新建的項目;第三項“禁止違規開展金融相關經營活動”和第四項“禁止違規開展互聯網相關經營活動”,是針對當前金融領域、互聯網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層出不窮的形勢,為防范出現重大風險,在會同相關行業主管部門梳理現行管理措施基礎上提出,并報國務院批準后列入的事項。
許可準入類事項共147項,涉及到國民經濟行業20個分類中的18個行業128個事項;《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事項10項;《互聯網市場準入禁止許可目錄》事項6項;信用懲戒等其他事項3項。從行業分類看,有9個行業超過了10個事項:其中制造業有26項,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12項,批發和零售業11項,金融業11項,文化、體育和娛樂業11項。
而為了適應上述清單的發布,下一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也會進行相應修訂。
對構建現代市場體系意義深遠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6年3月,我國制定了《市場準入負面清單草案(試點版)》,在天津、上海、福建、廣東四省市先行試點。2017年,試點范圍擴大到15個省市。在總結試點經驗基礎上,形成了2018年版負面清單。與試點版負面清單相比,2018年版負面清單事項減少了177項,具體管理措施減少了288條,大幅縮減了約54%。
有分析指出,市場主體可以根據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一目了然地知曉什么不能做、什么需要審批許可、什么可以自主決定,從而為市場主體的創業創新提供了巨大空間,有利于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在市場準入環節發揮決定性作用。
此前受傳統計劃經濟的影響,我們用正面清單的理念來管理投資。盡管近些年來“放管服”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果,但是在市場準入、審批許可等方面,各種“卷簾門”、“玻璃門”、“旋轉門”等不合理限制還未完全消除?,F在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從正面清單轉向負面清單,市場準入管理模式的重大改革究竟意味著什么?
對此,徐善長表示,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對于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民生銀行(600016,股吧)研究院研究員馮立果表示,實施負面清單是一個利好政策。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建立后,無論是國企還是民企,無論內資還是外資,無論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都享有同等市場準入條件待遇,實現規則平等、權利平等、機會平等。
“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該政策有著良好的信號作用。政府各部門確實在努力實現提升營商環境,對各類企業一視同仁的目標?!瘪T立果說道。
除了市場主體享有同等的市場準入條件待遇,對于政府管理者而言,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的全面實施,將有利于政府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推動相關審批體制、投資體制、監管機制、社會信用體系和激勵懲戒機制改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落實需多方合力
將負面清單的概念從外資準入管理引入到國內經濟治理中,是一項重大制度創新,國際上沒有可以參照的先例,也無成熟的經驗可循。這項創新性改革,如何落實?
#p#分頁標題#e#馮立果指出,一個政策從出臺到真正落地,需要2-3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一般情況下,政策能否順利落實,和中央政府的重視程度有關,和各級政府官員認識程度、重視程度有關,和體制、機制有關。負面清單落實后,很多部門都要進行配套的改革,像人民銀行、金融部門、反壟斷部門過去的一些規定可能都要進行修改。
徐善長指出,確保負面清單制度落地實施,要著力健全完善“三個機制”。首先是建立清單信息公開機制。國家發展改革委已會同商務部初步建立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信息公開機制,通過相關門戶網站、媒體等平臺,向社會公開2018年版負面清單的有關內容信息,便于市場主體實時查詢,不斷提升市場準入政策透明度和負面清單使用便捷性。其次是建立清單動態調整機制。按照有關工作安排,研究制定清單動態調整工作方案,明確和細化清單調整頻次、方式、流程,探索建立市場準入負面清單調整第三方評估機制。最后是完善與行政審批事項的銜接機制。健全完善與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相適應的審批體制,確保在清單之內的事項管得住、管得好,便利高效,確保清單之外無審批事項,實現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平等進入清單以外的行業、領域、業務等。
當開放、透明、高效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建立后,將有利于營商環境的優化,這對于民營企業的發展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機遇。
馮立果認為,我國民營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對于構建新型政商關系,減少民企試錯成本有明顯幫助作用。
據悉,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將會同各地區各有關部門,進一步清理清單之外針對市場準入環節的審批事項。在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之外,不得對民營企業設置不合理或歧視性的準入條件,不得采取額外的準入管制措施。對于清單內的管理措施,要進一步明確審批條件和流程,對所有市場主體公平公正、一視同仁,減少自由裁量權,在市場準入、審批許可、投資經營等方面,打破各種形式的不合理限制和隱性壁壘,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